期门军进入长安城的时候,享受了大汉建国以来,最高的迎宾礼。
所有的王公大臣,武百官齐整整地在城门迎接,刘彻以最高规格的天子仪仗,御驾恭迎。
虽然皇太后王娡还有太皇太后窦漪房都颇有微词。但期门军里都是各大贵族和高官的子弟,这么露脸的机会,这些人对于高规格迎接凯旋这件事,意见出奇地一致。
期门军一千多人出去,一千多人回来,送公主出嫁而去,打得闻名天下而归。这放一边先不表,整个大汉朝的南边,被这一千期门军全部扫平,不仅开疆扩土,还搂草打兔子,给朝廷挣了不少外快。
这个军功,就算放到“楚汉之争”那会儿,也毫不逊色。
李广陪了三个皇帝才混了个未央宫卫尉,一趟南国之行下来,他的事迹在长安城流传开,民间已经把他吹成了当朝第一武将。
至于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卫青,如今的大名已经被说先生定义为“埋进沙子的珍珠”。说是皇上慧眼识珠,破格提拔卫青,才让他耀眼的光芒重现人间。
有说得更神的,说是卫青乃兵神韩信转世。说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奋起成就四面楚歌的奇迹;卫青受尽奴隶的磨难,一跃而成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
这些话传到平阳公主府,就连一向脸皮厚的刘娉听了都脸红。
一千期门军俨然成了大汉军界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出征之前,秦去病和李敢在长安人民心目中跟“混混”完全画等号,有些时候甚至要往“流氓”那边靠靠。
但两人在南国的“英雄事迹”传开,现如今长安城里的“家长”们,个个把他俩当成了“正面教材”,甚至有几个不太服气的夫妻,还打算“拼一拼”,心想着没准也能生一个“英雄混混”出来。
卫少儿平时的一些闺蜜甚至上门讨教,让她教点“育子良方”,问她怎么把秦去病教育得这么牛叉。
总之,在民间,秦去病和李敢已经成了万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至于他俩过去那些不堪言说的“童年往事”,全都变成了“出息孩子”的显著特征。
民心所向,刘彻这个绝对官方也顺应民意,对出征南国的主要人等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特别是为大汉民族事业付出“辛劳和身体”的田恬,更是直接封了侯。这事把个田蚡高兴得天天在家办喜事。通过田恬的光宗耀祖,他得出一个结论:教得好不如生的好。
所以,对自己基因增强自信的田蚡一高兴,又娶了几房小妾,打算再为大汉朝贡献几个“田恬”。
毕竟,大汉朝自立国以来,对外从来只能嫁女儿,还没有过娶媳妇的先例。田恬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卫青和李广本来就分掌大汉朝的南北两军,这一趟回来,两人在军界的“含金量”直线飙升,再也没人敢质疑他俩资历不够。毕竟,在他俩之前,还没人把大汉朝的边境线直接推到了海边。
南北两军各路将领,整齐地排在城门两边,以心悦诚服的姿态迎接了两位功勋卓著的主帅。
除此之外,刘彻对二人大加封赏,食邑钱粮让两人瞬间成了大汉朝的豪门大户。
所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奖赏和荣誉,唯独一个人比较受冷落。
秦星。
其他人的“南国事迹”都充满了正能量,唯独他的故事全是花边新闻。
别人的事,说先生都是板板正正,直工直令,说得声情并茂,听的人情绪高昂。唯独他的事,都是拿来调节气氛用的。
有些地方,甚至是在“午夜加场”的时候,按“电视台不让播”那一类节目给排的场次,虽然上座率也很高,但说先生说得极其暧昧,听的人都是窃窃偷笑。
说他天生情种,命犯桃花,是万中无一的情人,闺房之术登峰造极。说他是南国女人的克星,好几个夷妇为他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有一个甚至为她殉了情。
……
当卫少儿听到这些关于自己丈夫的“桃色新闻”后,羞得天天不敢出门。好些个性格泼辣的女人直接跑上门来,打着请教“育儿经验”的幌子,让卫少儿说说他们夫妻间的“隐秘事”。
就这些风言风语,差点让卫少儿上吊。要不是卫子夫的时时开导,估计她已经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坑。
刘彻好像也洞彻了民意,在封赏的人员名单里,故意划掉了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