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曹太后在种菜的时候分出一点点心思帮他看麦苗
然后就把课后休息场所挪到了他爹的房。
不是他要求的
是他爹强迫的。
要不是他爹非要他陪着看奏疏
他宁肯去陪祖母锄地也不想看这些让他满脑袋问号的奏疏。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想要收复西夏不光要国充盈
军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是大问题
还有那些杀良冒功、贪污军饷的将领
一旦开战都是祸患。”赵曙一边写信一边感慨
“祖制不好
真的不好。”
太祖皇帝明鉴
不是他对祖先不敬
而是祖先留下来的制度越用弊端越多
眼看着就要把大宋给带进沟里
他总不能什么都不管。
赵仲针撇撇嘴
从一堆奏疏里把那几本离谱到完全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的东西找出来
“爹
我觉得朝中的祸患更大。”
武将杀良冒功、贪污军饷是祸患
但是武将只能祸害他手底下的军队
朝廷对那种情况的惩罚很重
一旦被发现直接砍头
所以军中敢那么干的将领并不多。
人不一样
那些离谱的想法一旦实施下去祸害的就是数不清的人。
大宋还没有杀士大夫的规矩
人犯的事儿再大也就是贬谪
贬的再偏远也能好
吃好喝好享受,毕竟官员的俸禄不能克扣。
“爹,西夏那边您是怎么想的?”小光国公最近听了几场朝会,感觉他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韩相公的话我能听懂,富相公的话我也能听懂,只有相公,他是不是和狄将军有私仇啊?”
“没有私仇,就是怕武将地位太高影响朝中臣的处境。”赵曙对此看的清楚,“本朝自开国便崇抑武,臣高高在上惯了,见不得武将能和他们平起平坐,所以要在武将身居高位之前把人给打压下去。”
武将官居高位其实影响不了臣,朝堂上的事情说到底还是政事堂的相公们在管,武将地位再高能管的也只有战事,像财政民政那些他们想管也没本事管。
韬武略能有一个就已经很难得,武兼备的实在少之又少,真要有那种人才出现在朝堂上,又岂是三言两语能打压下去的?
说到底还是看狄青脾气好不和他们计较,所以他们才如此得寸进尺。
不过话说回来,以狄青的处境也没法脾气不好,他要是脾气不好,臣能弹劾的地方就更多了。
赵曙写完信放下笔,扬起唇角露出个“不怀好意”的笑容,“等这一仗打完,爹就让狄青进枢密院,让朝中大臣知道枢密院不是臣的专属,主管军事的衙门还是得武将来坐镇才行。”
赵仲针:!!!
“爹,你才是和狄将军有私仇的那个吧?”
捧杀!绝对是捧杀!
虽然他觉得以狄将军的战功当什么都没问题,但是朝中大臣不这么觉得,那些人恨不得连三衙管军的差事都交给人,怎么可能愿意让狄将军进枢密院?
小光国公凑近一点,脑洞大开猜测道,“爹,您是不是想让相公和狄将军同归于尽好一下子解决两个心腹大患?”
不然他实在猜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
赵曙:……
官家摸摸儿子的脑袋瓜,很想撬开看看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简直比那些奏疏还离谱。
他和狄青君臣相得,那是妥妥的心腹,怎么就成心腹大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