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了让蒙三春在生产前见到他男人,邓紫光打算带她去钱塘与她男人相会。又为了将始安商行发展到江浙行省,邓紫光让瑶池协助小双回江浙办个分号,为此,才谕凑了五万两白银,派出赵璠夫妇协助。 为了方便小双回故乡安家,邓紫光将江浙行省商行的总部放在环太湖区的中心吴县。这不仅是鱼米乡,也是纺织业最繁荣的地区。 小双家在平江路吴县,住一个叫天庆观的地方,得益于靠近道观,这一片没受多少战火影响,因恢复得快便成了新的繁华之地。 到了天庆观,小双很容易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家,敲开一个小院门,开门人认出小双,小双用吴语叫她婶婶。这院子有一个小中庭,正面二层三开间,楼下一堂二室,东西厢各有一小房可住人,后院有生活辅助用房。 这院子就是小双童年时的家,现已经住满了人,看样今天是回不了家,只能先住店了 打定主意,邓紫光环视四周,见院墙基础都是三尺长的条石,马头墙上长了蒿草,廊柱下的柱础采用的钟鼓石,这是一座材料扎实、有些年头的老派建筑。 小双交涉未成,气鼓鼓的叫上蒙三春走了。 小双姐妹姓周,其先祖是没落的世族。到她父亲这一辈靠经商得翻身,购置了这个小院子。不知什么时候和原因,父亲被捕拿下狱,母亲上吊,她姐妹被人拐卖,那时小,并不知事,只记得家在天庆观。说到这她忍不住抹眼泪。 邓紫光就近找一个正店住下,问小双刚才是怎么回事。小双说自己家被两叔叔占了,理由说这是周家的财产,小双姐妹是嫁出去的外人,不能要回这个院子。 邓紫光安慰她别难过,一定会好起来。 小双:他们这是扒烂船,吃绝户。 邓紫光仔细问了清小双父亲名讳,哪一年被刑,然后说你们休息一会,中午不要等自己,自己去办些事。 邓紫光来到县衙,找到县尉,以五两银的代价,查阅了多年前的周树方案的宗卷。 一个上等县的县令的年俸也才七十五两,五两银子已是县尉一个月的职钱了。 十二年前,包山下聚集的私盐贬子,将一船偷盗来的私盐交周树方贩卖,这批私盐尚未开始贩卖便被稽查,吴县怀疑周树方与私盐贬子勾结,将其下狱。周树方没过两天就死于狱中,吴县以畏罪自杀草草结案。 邓紫光再次找到主薄,以三两银子的代价查找三清街四十五号院子的房地产备案情况。 这是一栋百年前院子,先主人用于读、修道、养老,因老人归西而出让给周树方。看来这应该是周树方为安置妻女用。这年周树方年已四十有五,与院子门牌号巧合。周树方选择此处当自己的三清胜境,其意当不简单。 邓紫光再次向主溥提出要看周树方的户藉登记,主将手伸向邓紫光,艰紫光又塞一个三两铤子给到他手上。 吏见邓紫光能与县尉和主薄都打通关节,热情接待了邓紫光,在接到邓紫光的二两银子之后,亲自为邓紫光找到出周树方的户藉。 周树方原来也是宗室旁支子弟,细君出身前突然分家出来为商户,同年与其妻杨氏和离。可户藉上没说杨氏什么情况。显然杨氏不是细君母亲。 邓紫光问吏知道这个杨氏是什么人? 吏说你问对人了,我是老吴县老户,此县找人,没有比我更适合的。 邓紫光道:已是中午时分,何不出去弄些吃食? 吏:先生是否准备打官司? 邓紫光:正是,先生有何见教? 吏:我有个侄子做刑名师爷,何不叫上一块去吃饭? 邓紫光一看所谓刑名师爷是个市井青年,更象是个混吃喝的闲人。心中有些后悔认识这种二流子。 三人选择附近了最好的酒店,邓紫光问他们喝本地黄酒还是江西来的酽酒。没想两人都说下午还要当差,喝茶吧。两人的表现出乎邓紫光预料之外,不免高看他们几分。 既然不喝酒,邓紫光上了好的茶汤,四五人份量的烧卤、糕点,将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稍为空几个盤,邓紫光再招呼上新的小食。 吴地美食多于湘桂,不仅味道丰富,花样繁多,做更也十分精致。如果不是与两个俗物同桌,邓紫光十分愿意与亲朋共同享用如此美食。 吏终于开口:那姓周的是不是畏罪自杀我不知道,反正这事没有任何人被抓捕到,吴县得了几百石盐。至于那姓周的原配是姓杨,名越娘。也是我的本家远房表亲邻居,所以我知道她家事。杨氏本是绍兴巨贾旁亲,高攀上周家这门亲也是十分满意的。只是多年无所出,夫妻和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姓周的也和家里分了家。杨氏也
出家天庆观,那姓周的在旁边买了房,时时照顾杨氏。杨家见姓周的并非绝情绝意之人,对这姓周的也在生意上有所支持,直到此案发生。 邓紫光结了帐,和两个公人告别,急忙回到店里,当然没忘给两个小双和蒙三春两个婆娘带些好吃的东西。 邓紫光最后一个问题是谁能证明小双是周树方的女儿?总不能突然被人指冒名周家呕? 小双没想到自己有一个大娘杨氏在天庆观。连忙与邓紫光带着礼物去求见杨氏。她告诉邓紫光,父亲从没告诉自己还有个大娘,只知道他常带姐妹俩去上香、游玩。 二人来到道观求见坤道杨氏,才知道杨氏号越清。 越清师傅认出小双后神色微动,问你们这几年去哪了,不见你们再来。小双一口一个大娘,并行大礼跪拜。待坐定后才告诉越清师傅:父亲被害,母亲寻了短见。自己与姐姐被人拐卖鄂州入花楼,五年前受夫君搭救才没被污辱, 越清看向邓紫光,邓紫光连忙行拜礼,楚秀才邓紫光见过大娘。刚才不知大娘身份,请大娘见谅。 等邓紫光礼毕,越清师傅道:我既也出周家,你不必称我大娘,解忧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邓紫光连忙接话:小双与我此去钱塘办差,路过吴县,想回家看的,没想家已被两叔叔所占,有家无法回去。紫光便去衙门查了岳父大人案子宗卷,这才知道大娘及越清师傅在此。 越清师傅神色稍霁:周树方不修德业遭遇大难,只是苦了孩子。可怜孩子,你且过来让我看看。 越清师傅看向邓紫光:你们找我还有什么事? 邓紫光:一为二个叔叔吃绝户夺产事,紫光以为当告于衙门索回房产。二为这需房子有人住,请大娘回去,让小双尽几日孝道。 越清:我已出周家门,怎么会回去呢? 小双:我已嫁邓家,那房子本是我和姐姐的,我己不是周家人,但大娘就是我娘家人。 越清:这事还要打官司,打官司很麻烦的。 邓紫光:我想吴县不敢得罪江浙行省崔大人。 邓紫光为小双写好状子,再次去府衙求见知县。 邓紫光自称受大都燕王之托,处理一些家务,先跟地方父母官通气。 知县问有何需要下官办理,邓紫光称燕王家女官细君,殿下本是吴县周家子女,其父十年前死,细君殿下与妹妹解忧自幼被拐离开吴县,后幸得崔斌大人在长沙所救。此番回来发现原来的家被两个叔叔所占,并拒不退还,依本朝户婚律,其涉嫌谋夺田宅。今将入告其亲长,不令责罚,只求收回宅屋,以期省亲、祭祖时有所住。 知县听见崔斌大人时目光闪动:这情形貌似欺负孤儿的绝户计,请大人放心,你叫事主尽管来递状子,本官一定秉公执法,绝不姑息养奸于本县。 邓紫光告别知县。与小双再次去一趟三清港,与两个叔叔见面,希望叔叔搬出院子来退还小双姐妹,否则投告于衙门。 叔叔并没有答应小双的要求,而是一味希望小双不要投告。邓紫光见谈不通,便与小双与蒙三春回船上。 去钱塘的水手回来,告诉邓紫光不利的消息:年后不久崔斌被解职押回大都。 小双到县衙投递状纸,衙役得押签去三清街提人。周树言兄弟到案,县衙大堂上,三班衙役整齐,邓紫光居然有校椅在旁听。 只听县令喝问:堂下原告何人? 民女湖广行中省招抚使家属周解忧,并代替姐姐细君夫人。 你姐姐为何不到案? 姐姐身为亲王家女官,身在大都,不便到庭。 众听得原告为贵人,无惊讶,议论纷纷。 县令:堂下被告何人? 周树言:青天老爷,小民周树言、周树功,冤枉啊。 县令:现有周姓姐妹告你兄弟强占她家房产,你有什么话说? 周:我兄弟暂住之房是我兄弟周树方遗产,也是我周家族产,并非那原告家产。 县令:原告,你有何话说? 小双气得嘴角颤抖,说不出话来。杨讼师向堂上行礼,自称周树方原配家堂弟,有话禀报青天大人。 县令:你说。 杨:原告,请告诉青天大人,你与三清街四十五号业主周树方是什么关系? 小双:我是他小女儿,我还有个姐姐。我父亲周树方有我们姐妹二个女儿。 杨:请问周家兄弟,你知道为什么你兄长要选四十五号院吗? 周树言:我兄长并无特意选择什么数字。 杨:请周姑
娘告诉青天大人,你父亲为什么要以四十五号院安家。 小双:父亲买这个院子时那年他刚好四十五岁。 杨;好,待会请青天大人找出周树方户藉一查是否属实。 周树言:她不是我周家人,我家族谱无此二人,她们说话不算数。 杨:青天大人,周小姐是不是周树方女儿,有二点可以核实。一是刚才提到周树方的户藉记录,二是三清街的老人与及周树方原配,也就是我堂姐。证人都已来了,请大人明查。 越清师傅首先被传上来,证实小双是先夫女儿。接着是原来三清街的老人证明小双是十二年前与周树方住三清街。 杨:被告周家兄弟,你们说这个院子是周家族产,有无证据? 周:我兄长是周家的人,他不在了,他的财产当然是周家的。如今,这房子的房契在我手里。 杨:你既说房契在你手里,可否拿来一验? 周树言将房契交给衙役,衙役让杨讼师看,杨讼师看后对县令说没错,房契证明该房主正是周小姐父亲周树方。周小姐,你还有什么证明自己曾是这个院子的主人? 小双:我和姐姐小时候乘爹娘不在家时,在后院柴房里玩捉迷藏,柴房石头墙上画有小动物若干。在前院的院墙下,我们埋眯眯羊,将琉璃珠藏在墙缝。大人可到场核查。 县令:周树言,你对周小姐是你侄女问题,并曾住在这栋房了中,还有什么要说的? 周树言:就算她是我兄长女儿,还是不能证明这房不是我周家族产。 杨:有证据。请问周家兄弟,请问周树方是否与周家分家? 周树言:不曾分家,他一直是周家一员。 杨:青天大老爷,周树言撒谎。周家三兄弟早已分家,有中人及保人可作证。显然周家兄弟已经在撒谎。 县令:周家兄弟,你可知当庭撒谎要笞七鞭? 周树言:老爷,小的知错,我三兄弟确实分家。可我兄长还是我族中之人。 杨:你能否告诉青天老爷,你们分家有多久了? 周:有二十年了。 杨:你是否知道这房了何时所购? 周:分家之后,在大约十五年前。 杨:你是否知道这购房的钱是多少,从哪来的? 周:不知道:你知道? 杨:青天大人,就在购房之前,周树言办了二件事,一是将其原配送入天庆观,二是向我杨家借钱三百两银子,而当时这所房子正好以三百两银子交易。为什么周树言需要借钱买房住?因为我表姐入道观时带去大量财物作捐献。大人,这有向我周家借钱单据。这还有当时交易收据,二者吻合。因此,这所房子还是债务纠纷的房子。你要想占这所房子,那么周树方的债务也应由你们承担。三百两银子十五年的本息需要你来承担。这个数翻了不止一倍哦,你想清楚再回答。 周树言支吾了一下道请青天老爷明断。 既然各方没有异议,各自划押,以免日后生变。 县令提起笔来运笔如飞,边说边写:各位还有什么要说?没有要说的,现在就由本官法判如下: 今有周细君、周解忧姐妹诉其叔周树言、周树功占三清巷四十五號院,经查,此房为周树方遗产无疑,周细君、周解忧为周树方之后裔无疑。依律户婚制田宅法,原产藉登记者去世后,由其后人继承遗产,在交纳过户税后方可重新进行登记,断无充为族产之说。只有产藉登记者无后人,其产充公,其族人可优先购置。故判辞如下: 自周族泰、雍勾吴平江,我县建州府,也是提举、提点刑狱治所,从来得天下之风气先,未曾蛮化。 被告周树言、周树功强占其兄长遗产,是为欺负孤寡,其行有违我县千年以降累积下来的良好民风,令人深恶痛绝。现法判如下:周树言、周树功兄弟二人,归还三清巷四十五号宅院给周细君、周解忧姐妹。同时,为了禁止吃绝户恶俗,依强占他人宅田罪,罚周树言笞十七,役农田司三十天。罚周树功笞七,役盐运司十天。周树言,周树功如若知错愿意悔改,向周细君、周解忧赔礼赎罪,以上处罚可减、免施行。 赞诗: 自古风物这边好,哪有绝人孤寡刀? 若是仗你势力大,还要仁义用尔曹? 乡里亲爱才是本,切莫率性欺弱小。 判令扫除尘埃去,完璧归赵凤还巢。 县令结尾诗引得人叫好,议论纷纷,县令会做官,让细君姐妹去原谅这两个叔叔,毕竟他们还是亲戚,不宜结怨。 在后堂,邓紫光起身向县令揖礼:县令
大人公允严明,紫光深感钦佩,为官者当以大人为楷模。谢了。 县令向邓紫光摇手,你先随我来,有事相问。 在内室,县令问邓紫光:前日你说去钱塘有何事? 邓紫光:面见平章政事崔斌大人。 县令:出去此门,别向他人起。崔大人被拘押回大都,是丞相阿合马的旨意。起因是崔大人弹劾丞相把持国家财政,将自己门人安排于国家财政重要部门,纵容贪腐。陛下令有司清查后罢黜了丞相的党羽,但崔大人被阿合马罗织罪名…… 虽然有预感问题不简单,邓紫光依然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