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按照自己的体貌特征去填写了户帖。
崔渔,大周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生人,居于冀州府丰城县城东梅花街六十二号,身高七尺、肤白貌美、桃花眼、父崔炳春(已亡故)、母楚氏(已亡故)。
写完之后吹了吹,等干了之后,又照着写了一份。
一份自己留着,一份放在县衙留底。
崔愈把自己的那份收到空间中,把留底的那份混到一堆还未上报的户帖册子中去了。
这样下次这些户帖册子一起上报上去户部,就会把崔愈的这份一起给报上去。
反正这帖子都是真的,笔墨纸砚都是用的原来户房的,崔愈又把吏的字模仿的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来。
任谁也无法证明这份户帖是假的。
崔愈又把砚台里的墨和用过的笔都在空间中给洗干净,又用布给擦干放回了原位,
再把用过的废纸给收回到了空间中,又看了看地面,上面也没留下什么痕迹,
把蜡烛滴下来的蜡油都给收好了,这才打算要走。
刚转身就看到户房后方墙挂着的一个本子,上面填着空白户帖的份数,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138份。
崔愈一看差点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拿了两份出来,现在只剩下136份了。
这个数目要怎么办呢?
到时候交接班的吏一来查看就会露馅。
崔愈思考了半天,觉得直接改数目不行,现在还没阿拉伯数字呢!都是用汉字表述的数字,一改痕迹太明显,一看就知道是改过的,瞒不住人。
那就只好把那一张重新誊写过。
幸好那张纸上只写了两行字,第一行写的是一百六十四份。
第二行写的是一百三十八份。
崔愈为了保险起见只好又打开了抽屉,重新数了一次空白户帖,还真是变成了136份。
崔愈直接把这张纸取下来,重新用下面的第二张纸模仿原来的笔迹把两行字写上,第二行改成了一百三十六份。
这样应该就看不出来了吧?
吏即便是上班交接时记的原来是138份,再一看记录看到是136份,也会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错,只会怀疑自己记错了,而不会怀疑有人偷拿了。
好在这些户帖都是已经盖了章的,要不然崔愈出去,还要去县令那里把印章偷来盖上去,那可麻烦多了。
崔愈最后收走了蜡烛,望了一眼有没有发现痕迹,然后又摸黑收起了挡光柜子到空间里。
小心地把原来的钥匙挂在门后,才出了门把锁重新锁起来。
麻小头和小喜两只鸟一看自己大王出来了,高兴地叫了两声就跟着崔愈飞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