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连锁(中)

第22章 连锁(中)

“收兵?金人已经乱了!”

老将身旁,一名宽袍官惊道:“许都统,咱们正当追亡逐北,焉有收兵的道理?”

宽袍官身旁,又有数人应和:“正是!眼下我军势强,正兵奇兵皆起,正当驱北虏如羊群,一举荡平!”

这些人全都是有品级的官员,渡江时随行的车驾舟船极盛,在场许多将卒都曾经去列队迎接的。故而听闻他们嚷嚷,传令的小卒竟不敢动。

老将全然不受影响,平静地重复了一遍:“收兵。”

传令兵这才奔走。

正如完颜陈和尚所料,这一路金军既然深入境内,尚有胆量阻击的,唯有近来调驻无为军的建康府御前诸军。这支兵马乃是大宋御前十路屯驻大兵之一,向为大宋边防的主力,也是开禧年间北伐的主力。

此时被唤作许都统的,便是南朝的悍将许俊。他的职务名头很长,唤作:武功大夫、吉州刺史、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兼权建康诸军都统制司职事。

许俊的身材不高,但体格壮实异常,而且腰背挺直,精神健旺。隔着远些看,压根感觉不出将近六十岁的模样,只有颌下胡须都花白了,显出一丝老态。

他是绍兴年间从北方南逃的归正人后代,自幼就一直当兵,淳熙年间曾经到荆湖、广南等地转战,为朝廷剿平了许多乱贼,跟随过那位在归正人里鼎鼎有名的辛稼轩,见识过“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的豪迈手段。

对于归正人,朝廷素来有些忌惮,许多人觉得,此辈名曰忠义,实则桀黠,如果提拔他们来防备敌寇,恐怕防备敌寇的人比敌寇更危险,所以辛稼轩一直郁郁不得志。

许俊也是一样,直到开禧北伐的时候,各路名臣宿将一个个地打了败仗,他们丢官者有之、罢职者有之、在战场上掉脑袋的更多。这才轮到年过五旬的许俊以一个统领身份上阵厮杀,在危殆局势中立些功勋。

当时在两淮和许俊一同鏖战立功的将校们,如毕再遇、陈世雄等人都是五十来岁年纪。到如今,毕再遇和陈世雄各顶一个提举宫观的名头,在南方自在悠游地养老了,只有许俊是个倒霉的,又被顶到了厮杀场上。

这场争战又来得格外蹊跷,这几日里,军中对此多有流言和猜测。

听到身旁官的建议,许俊仿佛黑铁的脸上满是无奈,他知道这些官在想什么,也估摸着,多半有个罪名要栽在自己头上了。

话虽如此,他毕竟是宿将,哪怕对着一群官,也能说上两句。

“金军的乱象,是因为我们以精锐伏于侧翼,藉着塘陂的掩护发动奇袭,以十数路暴起攻劫他们的将校。可是……各位请看,金军的中军没有乱,旗鼓没有乱,遇到袭击的部伍只不过稍稍受挫,正在反击,我们若不退兵,马上就要被他们追着打……这一场咱们赢不了的。”

“十数路?”

官列里靠后一人听了许俊这番话,忽然皱眉:“我记得兵法有云,我专而敌分,则我众而敌寡。眼前金兵数以万计,咱们何以不聚精兵为一,而分为十数路之多?”

来了,来了,开始找茬了。

许俊心中冷笑,脸上神色不动:“这种敢于陷阵突杀的猛卒,确实应该聚合为一队,而求战胜攻取,怎奈朝廷法度不容。”

“呃……怎么就扯上了法度?”

“开禧年间胡马窥江,两淮劲兵与敌鏖战,战斗楚州、盱眙军、濠州、安丰军等地的百战精炼之兵,最后剩下的合计两千五百人。彼辈身经数载,劲勇敢死,最多汗马之劳。不过,这些兵马在战后立即得朝廷诏令,分隶隶建康、镇江军,每队不过数人,使不得为变。”

许俊捋了捋自家胡须,悠然道:“前年我在池州副都统任上,被人攻讦说滥杀瑶民,于是被调到建康主管马军司公事。当时就有人提醒我,当使北兵散在诸军各部,万不允他们集结,我能不听从么?”

“北兵分散,那有如何?”

“北兵既然分散,那就只有分散着用啊!”许俊捶了捶腿,叹了口气:“好教诸位得知,那些每队不过数人的北兵,便是我方才遣出伏击的主力。当年的两千五百老卒如今在我麾下的,有七百多人;七百多人里还能厮杀、还愿意为朝廷奋死的,有一百多人,还分成了十几队,我好不容易才聚集起来……”

“两千五百老卒,就剩下一百多啦?”那官下意识的反问。

“现在没了,一个都不剩了。”

许俊扬鞭指了指前头战场:“那一百多人,便是我派在塘陂之后突袭金兵的主力,另外还有千余人虚张声势为其后援。一百多人眼看皆死,千余人自家就会逃窜。”

“这……”

许俊不待官继续言语,自家拨马:“赶紧走吧!能厮杀的人都死完了,现在走,军队还不会乱。咱们留在这里,难道等着金人冲杀上来,抓了我们去请功吗?难不成咱们的岁币是这般送法?”

官们面面相觑。

眼看着许俊已经走了,将士们步声隆隆跟从。

为首的宝阁侍制李大东脸色变了数次,终于决定不再纠结用兵厮杀的具体问题,率先催马跟上。

随即淮南转运判官赵善湘松了口气,连连挥鞭打马。

许俊的话里,十成未必有两成真,但所有人这会儿硬是不敢去强压他。皆因这场阻击不是许俊的意思,而是李大东和赵善湘的意思。

李大东和赵善湘如此激烈主战,并不是因为两人即将分别出任主管淮西制置司公事和沿江制置使,而是因为两人领着一批部属来到此地,有个关键的任务,便是交接岁币。

这桩事说来是个笑话。开封府方面为了财政紧张而暴跳如雷,对着始终敷衍的南朝,又实在摸不透他们的想法,终于悍然出兵南下掳掠,其实他们这场掳掠彻头彻尾地毫无必要。

临安朝廷在史相的主张之下,已经和中都方面达成了商业上的合作和政治上的谅解,还有个事关几十万贯铜钱的秘密交易。有了这个交易,史相就有了同时安抚东西两金的底气,在海上贸易大规模展开的同时,岁币就已经往开封方向送来了。

史相对宋金两国之间的外交,素来力求谨慎妥帖。哪怕和中都有了默契,他也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刺激到周国公郭宁。当然,这也是为了避免引发朝中群情汹汹。

所以按照往年惯例,应该从盱眙榷场发往泗州的岁币,今年在史相的关照下特地改了行程,整一批物资都从当涂渡江,经和州转到无为军。

身为建康都统的许俊,便是负责在无为军接应这笔资财之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应该率部陪着李大东和赵善湘两位直到安丰军的花靥镇榷场,然后由那两位官去联络金人交接。

谁晓得护送钱财的人一路北上,却听说了金军悍然南下的消息。

这消息对押运岁币的官来说,代表一件事,那就是两国战火重,行在那边主战之人必定一跳三丈高,什么话解气说什么。他们若知道岁币已经偷偷运到江北,那不得疯狂唾骂?就算拿史相公没有办法,负责办事的人,包括李大东、赵善湘和许俊在内,一个个地全都会被当作奸臣贼子,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这样一来,两个官天天逼着许俊出兵,与南下金军厮杀一场。

只要打过了,就能证明他二人的忠勇;如果打输了,当然是许俊无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