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计件责任承包制!

配出去的五十辆车,没用几天,就有二十多辆完全不能用,被退了回来。

剩下的车,也只不过是在勉强使用。故障率最高的的就是车链,不是断了就是掉了,骑这玩意出去非但图不上方便,还是个大累赘。

以至于连二舅爷都亲自上门来抗议,让宋应奎赶紧叫停在行政厅和洮阳县衙的推广。再这样搞下去,两个衙门的官吏都没法上班了。

“奎娃、脚踏车东西是个好东西,可就是不能用。我看你还是让工事局的人再好好拾掇拾掇,让它真正好用了,再给衙门配为好。不然这东西会闹出人命来的,昨天就有个年轻娃娃,骑车栽到了洮河里边,差点将命搭进去。”在城主府、二舅爷说着说着差点就声泪俱下了。行政厅和洮阳县衙门,都要被这玩意给整瘫痪了,能不让人着急上火吗?

“目前来说,生产的脚踏车确实有诸多问题。不过哪、完全叫停推行,是不可行的。人用的东西,只有大量使用,才能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也才能有改进方向。

这样吧、除了还能勉强使用的二十来辆车外,我再给行政厅和洮阳县衙各批三十辆车的提车票。你们在一年内,将车提出使用就行。

往后自行车的生产将采用主匠负责制,你们觉得那个做脚踏车的主匠做的车好,就将车票给那个主匠,从他手中提车。制车的主匠所制之车,要为车提供半年的质保,在这半年内,车子出现任何问题,他都得负责修好,所修之车必须要与新车一样。

除已经配了车的两个衙门外,洮沙县衙、五云区衙也各给三十辆车的提车票,提车办法也是一样的。另外、师范学校等几个学校,也各给二十辆车的提车票。总之、一年内各衙加起来提车的总数要超过二百辆。提车的同时,各衙要对车的质量有要求,若是一年后所提之车没法用,就从各衙的办公经费中扣除用以采补新车。

脚踏自行车是有大用之物,必须要想办法让其在短时间内具有实用性!这事、还望大家能理解!”

不能因为二舅爷等官员的抱怨就将自行车的推广给中断,这事没得商量。不过话说回来,目前出产的自行车确实很难用。

生产小组组建好后,各组独立承接制车订单。每制一辆车,可从城主府拿五十块银元的钱,除去材料费外剩下的钱都是他们自己的,挣多挣少就看他们的本事。

除了靠制车挣钱外,各小组的主匠每月只能领四块银元的底薪,其它工匠的底薪是两块银元。为了让他们度过刚开始的转型期,城主府给各小组每组十辆车的起单!除了这份起单外,之后的单子就全看他们的本事了。反正接下来的一年内,各衙门会提二百辆以上的车,有本事的小组将它全接到自己手上都行,没本事的话、就只能领底薪维生。

为了调动工匠们参与改进自行车的心气和积极性,宋应奎准备推出承包计件责任承包制。用城主府兜底的方式,实现生产环节的私有化,不再用吃大锅饭的方式发工资。订单多的小组作坊,就让它多挣钱,技术差、接不到订单的慢慢让其淘汰。通过内部的充分竞争,优胜劣汰。

思来想去、宋应奎准备改变生产方式。现实情况来看,在技术不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用大型工厂化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是不现实的。那就将生产方式小型化、作坊化。依托有能力的匠人,成立几个小的自行车生产作坊,通过订单的方式让他们各自生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的好的,订单量大、挣的钱多,做的不好的就接不到订单。

一年出产两百辆以上的自行车,宋应奎觉得应该是够还处于萌芽状态下的自行车产业吃了。等度过了这个阵痛期,再慢慢增加订单量和产量,有个年时间,想来是能将这个产业给扶持起来的。

打发走了二舅爷后,宋应奎又叫来郭凯峰,给他安排起自行车生产方式的调整事宜。

本座算过了、按目前的物价,只要故障率低、做的车不易坏,一辆车挣二十块银元不成问题。制车组哪怕是一月做一辆好车,都能活下去。一月做个辆好车,就能活的很滋润,拿的钱会比其它厂的大多数工匠多。挣钱的机会就摆在这里,各凭本事!”

“将包括机械研制所做自行车的匠人在内,眼下所有参与做自行车的工匠集中起来,分成五个生产小组,选五个负责匠人任组长。

待发展一段时间后再看情况,将来既可以让生产自行车的小组完全剥离城主府的产业体系,真正实现自负盈亏的私有化,也可以依托技术能力好的小组再行组建大型的自行车生产厂。先让其发展一段时间再说,现阶段不是急于求成的时机。

“张校长,中原有一种胶叫杜仲胶,我记得好像可以用药?你这边要安排寻种队的人,多收些杜仲胶过来,我这边有用处。最好是能引些种苗在云谷试培,看杜仲树能不能在咱这里生长。还有、西域之地,有一种形同蒲草多汁的草物,去西域的寻种队若是见到也要采一些汁和草种过来!”

改进自行车的性能,除了机械部分外,最好是能将轮胎做出来。做轮胎就得有橡胶,找到橡胶树可能

性不大。不过宋应奎记得,除了橡胶树外还有一种橡胶草同样能产胶,这东西有可能在西域找到。另外、杜仲胶的性能类似于橡胶,好像比橡胶还优异一些,是可以做橡胶的平替品。所以找来张培宏,让他给寻种队发布任务,看看能不能将这将样东西找到,拿到云谷来做试验。

暂时来说、橡胶轮胎是指望不上,哪怕是找到原料,宋应奎也不知道将原胶加工成橡胶类产品的具体工艺,只知道好像是要酸化和硫化。再说即使是摸索出制橡胶的工艺,将其制成轮胎,同样需要很长技术探索之路要走。顾此、宋应奎并没有将这活交给郭凯峰和田顺号来办,眼下、并不需要那么多原胶,只需搞到一定量的试验用胶就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