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海日冬酋长想不谨慎都不成,只能是小心再小心,试探再试探。
整个过程堪称是斗智斗勇的典范,双方绞尽脑汁。
一方是想尽办法,既能够最大程度的拖延时间,又能将自己的士兵撤出去,若是能给对方再造成一点伤亡,那就再好不过了。
另一方则是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拿下防线,还不能被坑,最好能全歼对方。
海日冬酋长足足用了两周,方才尽数将断脉防线东路的各个关键要塞拿下。
而这个时候,苏菲丽雅已经将在最前线激战了长达三周的断脉防线将士,陆陆续续安全的撤了下来。
原本驻守东路断脉防线一线的将士有八万有余,等苏菲丽雅组织撤退的时候,连伤带残已经不足五万。
他们可是守方的,拥有大量黑火药这种守城利器的便利,断口血骑右军时不时的顶上去,依旧伤亡四成以上,可见这一次战事究竟有多么激烈。
苏菲丽雅对后撤的断脉防线将士进行了精简,老弱病残全部送到了大后方安置,只剩下了两万五左右的精壮,这可是不折不扣的百战老兵,虽然比不上断口血骑的举世无双,在这个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名列前茅的。
只要给他们数周时间的调养,便能成为苏菲丽雅麾下的中流砥柱,以他们作为基础,组建十万大军出来,还是战斗力在正常水准线以上的那种。
方法很简单,就是最传统的那种,一名老兵带三到四名新兵的模式。
那些老兵会手把手训练那些新兵,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在战场上有更大的几率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要多经历过几场战事,从中活下来了,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褪去新兵光环,成为一名合格士兵。
断脉防线的这些老兵,当初都是这么来的。
海日冬酋长拿下断脉防线,大规模往前涌入的时候,苏菲丽雅已经在断脉防线后方三十公里的地方,摆好了阵地,严阵以待。
断脉防线东路一百公里,更是被苏菲丽雅坚壁清野,所有适合奥丁兽人劫掠的人员和物资,全部都与断脉防线撤下来的伤残士兵一起撤走了。
这个算不上什么难事,这里要么是断脉山脉灌溉下的草原,要么是曼育军领刚刚进入复苏状态的戈壁沙漠。
前者居民处于半游牧半农耕,就算没对他们进行强制撤退,当听说断脉防线被攻破,这里的居民就已经自发往拜伦联盟方向跑了。
他们中间很多人深知道,战争状态的奥丁兽人究竟有多凶残,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从奥丁兽人那边逃难过来的奥丁兽人和半奥丁兽人。
奥丁兽人对他们的痛恨,还在拜伦联盟之上。
落在他们手中,绝对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后者则是人员相对稀少,这十年曼育军领虽然进入了复苏状态,但是最快的还是雅各布江沿岸,人口主要集中到那边去了,尤其是安吉贝娜女伯爵领,其他地方依旧是地广人稀。
西奥丁帝国东路大军虽然拿下了断脉防线,但是处境似乎变得更尴尬了。
海日冬酋长身边的酋长首领们,凑在一起研究了半天。
他们选择无外乎有两个。
一个就是全面放弃东面,留一小部分兵力,依托断脉防线,将苏菲丽雅的兵力拖死在这里,然后将西奥丁帝国东面军的主力东移。
与乌兰巴日他们对新王庭组建的西面方面,形成夹击之势,相信就算不彻底撕碎他们的防线,也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压力。
另一个选择,就是集结重兵,与苏菲丽雅正面决战,只要将其彻底击溃,短时间内,整个东面将会再也组织不出有效抵抗力量。
将会任由他们长驱直入,一路打到雅各布江边,到时候他们就可以,顺江而下,奔袭新王庭大本营瓦莱丝塔,然后再夹击新王庭的防线。
“相比起第二种战术,理论上讲,第一种战术更高明、更稳妥。
一个拳头握起来,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方才拥有最大的力量。
这是最没有化的农夫,也懂得的道理。
胜,则是辉煌大胜,所有奥丁兽人将会席卷而下,吃下拜伦联盟的半边领土,能一直推到雅各布江边,没人能够阻挡他们的铁蹄。
败,也是可控制范围内的小败,他们是进攻的主动方,可以随意掌控节奏,又有足够的机动优势。
但这只是最理性的抉择,但是人的因素往往在里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涉及到权力之争的时候。
乌兰巴日号称西奥丁帝国的中兴之主,上位之后,便一直在推行中央集权,加强虎族王庭对于各大部落的统治和控制,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权利和话语权,方便对外扩张。
事实也证明,他这种决策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集权手段,方才将斯坎巴日、哈日查盖和俄日勒和克这些为代表的强大部落集中到自己身边,为己所用。
才能够势不可挡的将东奥丁帝国拆个七零八落,若是没有娜仁托娅带领的活死人横插一脚,他现在已经完成了对奥丁兽人一统的大业。
有得也有失。
乌兰巴日这种做法,同样也触犯了西奥丁帝国内部原本的既得利益层,有人站出来反对,自然不足为奇,其中右面军的统帅海日冬酋长,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