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不假,郝阿婆整整忙了一天,找材料量尺寸一点点拼接出乔果要的样子。衣服还好说,脑袋特别难做。
找了个圆形竹筐,扣出眼睛,往上缝“皮毛”颇费功夫。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算大功告成。
当然,乔果也想试试效果,所没通知别人,自己带着盲盒过来,找个地方穿上人偶服,大摇大摆进入比赛现场。
效果比预料的好很多,轰动全场。
连厂办暑托班的孩子都被阿姨带来看“大熊猫”,乔果答应和他们合影后,更有几个职工吵着立即回家带孩子,让她等等。
丁正伟听了乔果的话,很感动,“小乔,谢谢你,这情我记下了。这活太辛苦,我找个人替你吧。”
乔果没有客气,“好的,你找个身材和我差不多的。先看我怎么做,等会换人。”
她可不敢再坚持,不然肯定得中暑。
纺纱大比武因为有了“大熊猫”热场,气氛非常好。
比赛正式开始后,“大熊猫”还在全场穿梭,给选手们打气鼓劲,让大家非常开心。
比赛结束,很快评出一二三等奖。
主持人孙海亮请获奖者上台,依次抽取盲盒。
“大熊猫”推着小车走到中间,把红布一揭,全场整齐地“哇”了一声。
只见小车上用一模一样的盒子堆出个简单熊猫脑袋造型,虽然非常粗糙,却也能看出耳朵眼睛鼻子。
三等奖有三人,分别抽取一个盲盒。
抽完后,三人一起打开盲盒。一个盒子里是警车,能开能鸣笛顶部小灯还会亮会变色,别说在场的小男孩,就是很多男人都两眼放光。
一个盒子里是6块积木,可以拼出二十多种式样。小朋友们羡慕地看着一个小伙伴冲到台上喊妈妈。
一个盒子里是洋娃娃,能换衣服,头发很长,可以编辫子。大女孩小女孩都兴奋地拍手尖叫。
二等奖有两人,每人可以抽两个盲盒。玩具同样很有趣,积木、磁铁象棋、洋娃娃、能拨号的塑料小电话。小电话一出现,孩子们的尖叫声差点掀翻厂房顶。
一等奖有一人,赫然就是那个在更衣室说不参加活动的张师傅。此时哪还看得出丝毫勉强之色,笑眯眯跑上台,迫不及待抽盲盒。一等奖能抽三个,她把小车上的盲盒挨个看,还拿起来掂量,最后选定三个。
竟然是能喷水的消防车、128块积木、可以发声音的迷你手风琴。
张师傅乐得合不拢嘴,谁来不让给碰,说是要给自家几个孙子孙女。
可把大人小孩羡慕坏了。
这次比赛丁正伟联系了《海城日报》民生版,只是童主任没来,派了个男同志。
男同志原先并不太乐意,晚到了十分钟。可当他来到现场,看到热闹的氛围,还有那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后,整个人都像年轻了十岁,围着“大熊猫”不停拍照,差点把领导都忘了。
颁奖时,“大熊猫”和获奖者合影,记者的相机咔嚓咔嚓按个不停,比蔡师傅更舍得用胶卷。
离开前,记者同志和“大熊猫”合了十来张影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活动圆满结束,可话题度却没有停歇。
照片没过两天就被贴在纺织厂宣传栏里。十五米长的宣传栏里都是比赛那天的照片,有比赛前“大熊猫”耍宝的,也有比赛时选手们的工作侧影,有颁奖时获奖选手和吉祥物的合照,也有小孩子围着玩时的快乐瞬间。宣传栏前总是围满了人,指指点点,回忆着那天的盛况。
如果说纺织厂的宣传栏只是职工们的热闹,那么《海城日报》民生版“360行”专栏的报道就是全市的热闹。尤其把“大熊猫”的照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整个活动都显得洋气又上档次,成为所有行业热议的话题。
借着这股东风,乔果开始发宣传单贴海报,将化街于8月18日试营业的消息宣传出去。
宣传单上明确提到“盲盒”活动。得到盲盒途径有几个:
一是大比武上抽到的奖品;
二是在化街直接购买;
三是在化街消费满28随机送一个;
四是用电影兑换券抽,两张券抽一次。
凡是集到指定品种的玩具,就能换大奖。大奖会在化街正式营业当天公布。
由于是试营业,所以乔果只在临江镇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