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菜啊。”
柳三爷见眼前这两个菜,露出开心的笑容,“丫头,有好菜必须有好酒才行,带酒过来了没?”
“少不了您的酒。”
林静瑜拿出两瓶二锅头,“喝两杯暖暖身子就行了,别喝醉了。”
“你这小丫头,管到我们头上来了。”
柳三爷一脸笑眯眯,将两瓶酒抢了过去,“我们都是一把年纪的人,能喝多少杯心中有数。”
知道两老头不是贪杯之人,林静瑜不再理会他们。
四处看了一下,出言问道:“孙爷爷,近来寒风比较大,有没有漏风的地方,要是有的话,回头叫苏知青过来一趟弄好。”
“没有漏风。”
孙老爷子夹了一块手撕鸡吃起来,“你们弄来的这些帆布都是防风防雨,吹不进来。”
“看起来帆布还算结实。”
林静瑜点点头,“煤炭够用不?叫苏知青给您们送一点过来?”
“行了,行了,别在这里瞎问。”
柳三爷挥着手赶人,“都好着呢,没你们的事,快回去。”
“那行,我们先回去了。”
发现这里确实没什么事,林静瑜跟彭诗语打着手电筒返回。
学校已经到期末。
学生们期末考试之后开始放假了。
苏璟天去镇上开会,顺便把试卷带回来。
他回来的时候,正好遇见一批新知青放到来村里。
其中有四个人引起他的注意。
一位六十几岁的老者。
另外两位是中年男子,大约三十五六岁左右。
还有一位年纪大约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人。
特别是他们面容有七八分相似,不用打听便知道这四人肯定是祖孙三代。
只是没想到他们一家人有四人下乡,而且还能分配在一起。
苏璟天不得不好奇,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
尤其是老者和两位中年男子应该不属于下乡知青。
“你是水布村的苏知青?”
张熙坐在牛车上,跟旁边的苏璟天闲聊起来,“我们去了水布村,有没有地方落脚?”
“村里有知青院,你们肯定安排在知青院。”
苏璟天坦然相告,“这次来的人不少,应该你们要几个人一个房间。”
“几个人一个房间?”
张熙怔了怔,疑惑而问:“能住得下吗?应该不方便吧。”
“确实是不方便。”
苏璟天笑了笑,“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建房子住。
我们知青院有不少知青都是自己建房子,要不然知青院住不下那么多人。”
一位男知青忍不住打听起来,“苏知青,在村里建房子需要多少钱?”
“这个不好说。”
苏璟天看了一眼这位清瘦年轻人。
从他瘦弱的模样看起来,应该是有病痛在身。
不知道他家人里怎么放心让他下乡。
心里想着事,表面不动声色继续说道:“大小不一样,房间多一些,占地面积大一些,肯定需要花多一些钱。
何况村里的房屋一般都是带院子,再加上需要购买各种家具用品,前前后后办下来,起码也要三四百块钱。”
“三四百块钱不便宜。”
一位女知青小声说了一句。
身子瘦弱的知青盘算起来:“人工费,包括材料费,还有置办各种家具,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