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精妙,数些大穴,都是周天必经之处。”
“然即便道、佛二宗也无法尽知所有穴位与其功用。”
“道宗《天心道》,共穴位七十有二。”
“佛宗《如来经》,共穴位六十有八。”
“我《中华道》,共穴位八十有一。”
“然所纳穴位也非以多为准,过多则费时,过少则费力。”
“周天所有穴位必在正经大脉之上,否则不满周圆之象,灵气搬运便无法顺畅。”
“天下功法,变化之间,或前或后,或紧或慢,而周天之途只有一条。”
“《中华道》则有两条。”
“分为前周天,后周天。”
“周天之途一分为二,积聚灵气之速,亦增两倍,其难则增十倍。”
“人终有寿尽之时,修行与天争命,能有两倍之速,百倍之难亦不足惧,遑论十倍。”
“十倍难于何处?”
“一难,神分两股。”
“二难,行穴需准。”
“三难,贯气平稳。”
“四难,周天合一。”
“初聚灵海时,可前后周天分而行之,亦有聚气之效。”
“待精神壮大后,再徐徐图之。”
陆青山看到此处,见游哥儿说得慎重,《中华道》该是难以练成,可为何自己却一日而成灵海,莫非自己真是修行天才?
带着疑问,陆青山捧起册,翻到下一页。
“二、符篆篇”
“符篆之学,工具之学,亦是修行者最初利用灵气,以影响人界之学。”
“以灵性材料为载体,篆字,通灵界,留下神念印记,使用时,以灵气激活,便得各种妙用。”
“为何各异篆字相组,便能有各种妙用?”
“或是因造字之始,便暗合天意。”
“观飞字则感身轻,观火字则觉炎热。”
“是以篆字相组,神念相通,便能具现篆字之本义。”
“或能以水淹,或能以火烧,或有其他功用。”
“除了些许独门符篆外,天下符篆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材料好坏,制符者修为高低,篆字排列之序。”
“符篆一道,知晓原理,时常练习,终有融会贯通之日。”
“然毕竟工具小道,虽有妙用万千,然则即无法提升修为,又不长于战斗,学些实用符篆即可,无需强求。”
“三、道法篇”
“与符篆以材料为体不同,道法以自身为载体,运转灵气,沟通灵界。”
“威力十倍百倍于符篆。”
“符篆以篆字具现妙用,道法则用诀法以具现威能。”
“人体之灵巧,莫过于双手。”
“方寸间,穴位、血脉密布,十指连心,便是证明。”
“是以,天下道法,以手掐诀,几成定式。”
“虽也有腹诀、心诀,但都不及手诀之效。”
“口诀亦是如此。”
“七窍以口为尊,口舌震荡,灵气吞吐,配以手诀,方能施法布道。”
“诀法繁多且杂,《中华道》的指诀则是脱胎于道宗,名为三十六天罡指诀,共计一千二百九十六种变化。”
“变化俞多,驱动灵气,具现法术,也更细腻清楚,同时也更难于掌握。”
“道法之精,难言其深。”
“牢记诀法之时,亦需时常练习,方能于需用时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