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仔笑眯眯地走过去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请客人进去?”
收礼的急忙施礼道:“少爷,这礼您看看吧。”
刘三仔接过字看了一眼,高声赞道:“好字,不愧是名人大作,好。平山江安义,原来是此翁的大作,好。”
收礼的强忍住笑,凑近刘三仔的耳根低语道:“少爷,这幅字是眼前这位礼部员外郎自己写的,不是名人所。”
“什么?”刘三仔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原来是秀才人情纸半张,分毫不值啊,把刘府当成什么地方了?空手也敢来白吃白喝,韦相爷、朱太尉还送来了重礼,这小子算哪根葱,是不是成心想给找难看啊?
好在二个多月的京都生活,让刘三仔明白京城之中藏龙卧虎,继父也曾告诫自己要低调做人,所以刘三仔皮笑肉不笑地道:“江员外郎,您往里边请。至于你送的这幅字,礼实在太重,我可不敢收,您还是自己带回去吧。”
送的礼被嫌弃了,江安义的脸白里透红,红得亮眼,心中暗自后悔,早知道直接花几百两银子做几个银寿桃来,送礼都送不进,哪有脸进去吃寿宴。
正在此时,从大街的入口处传来马蹄声,众人一愣,谁这么大胆,敢在这么拥挤的街道上骑马,随便碰到谁都不是小事,宰相门前七品官,打狗还要看主人,站在这条街道上的,随便挑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有眼尖的惊呼道:“是申国公到了。”街道上的人纷纷向两旁闪去,被此公撞到,只能自认倒霉。
江安义闪目看去,果然是申国公,丝带缚发,短袖单衫随风飘扬,既儒雅又精悍,如有少女、少妇在,定然能收获一路尖叫声。
刘三仔带着家人急急迎上前,申国公一跃下马,刘三仔深深一躬,道:“有劳国公爷亲自来为家父贺寿,您往里请。”
申国公和颜悦色地与刘三仔寒喧几句,身后的随从纷纷跃下马来,将手中捧着的礼盒放在收礼的桌上。申国公自然不会在此等着收礼人唱礼,迈步往宅中走去,一眼憋见江安义。
“江安义”,申国公站住,叫道。
江安义手中拿着那幅字,原想着悄无声息地溜走,没想到被申国公喝住,只得上前施礼道:“见过国公爷。”
申国公一把拉住江安义的胳膊,笑道:“好小子,你倒挺能躲,我不是让你有空到我府中耍耍吗?怎么一次也没见你去,怕我吃了你,还是怕我这个闲国公带累了这个状元郎?听说你把老五的儿子打了,老五没少给你脸色吧,哈哈哈,谁让你小子落在他手上呢,该,难怪京里都传你叫‘江愣头’,要不要我替你向老五说几句?”
王克明“劈劈啪啪”一通话,说得江安义心里热乎乎的,此公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如此亲切,传扬出去,必然会让那些为难自己的人多些思量。
江安义冲着这位热心国公深深一躬,道:“多谢国公美意,安义也是个闲人,只是您家的门槛太高,不敢轻易踏入。既然国公爷说了,江某以后便常上国公府上听候教训。”
王克明听到江安义说自己也是个“闲”人,目光深处一黯,掩饰地用力拍打着江安义的肩膀,放声大笑道:“好好,就该如此,方才配得上那个口出狂言要做万户侯的生。”
看到江安义手中拿着的字轴,王克复笑道:“怎么,刘维国也请了你,这倒希奇,怎么不把礼物送过去,跟我一同入府。”
刘三仔在一旁尴尬地笑着,道:“江公子,你把字轴给我吧,往里请。”
王克明多灵光,一看刘三仔的脸色,再一瞟江安义的神情,立时猜出了五分,笑道:“久未听过安义新作,这字可是你的新作,展开来,让老夫一睹为快。对了,前段时间你那个‘平山安义四百二十两之做’可是大大有名啊,今天又送了多少两给刘维国啊?”
刘三仔一惊,他来京都日子不浅,记起这个“平山安义四百二十两之做”的故事,何着就是眼前这位啊。刘三仔看向江安义的目光充满了崇敬,这位简直就是财神真身啊,一个字值十两银,还有市无价。关在家中,每天让他写个不停,那银子岂不要比国的还要多。
字轴展开,王克明轻声读道:“祝寿庆生申。德日维新。期颐眉寿寿长春。五福三灵禄永永,长寿仙人。遐算等庄椿。德康宁。年年欢会笑欣欣。岁岁仰依寿域,彭祖广成。”
刘三仔一目十行,没有看写的是什么,专心在数字的个数,五十二个,最少值五百二十两,刘三仔笑得有如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