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营镇其实很繁华!

二弟宋应芳牵着老骡子驮着两麻袋粮食,爷爷宋田顺赶着牛车拉着三麻袋粮食,老爹宋学勤,带着自己还有二叔宋学勇、三叔宋学良各挑着一担子粮,全家老小齐上阵从家里出发去镇上缴税粮。这个场面还真他娘壮观!

挑着担子跟随着家人去镇上缴粮的路上,宋应奎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问候着大郑王朝皇帝老子的老娘。让最穷的人纳最重的税,这样的封建朝廷最好早点玩完!

从村里到镇上,要走一个多时辰的路,越走宋应奎感觉身上的担子越重!一定要尽快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然身上的担子就会一直压着!

清晨出发,到镇上的时候,太阳都挂的老高了。缴粮的地方叫里亭,里边已经挤了不少缴粮的人,看来在这个时代像自家这样的傻缺纳税积极户还不少!

“老大、你带着奎娃将担子挑到二房的铺子里去。我和其他人在这里排队缴粮!”在里亭排上队后,宋田顺便吩咐宋学勤和宋应奎父子将挑过来多余的粮食,挑到自家二弟的铺子里换钱去。

二爷爷宋田成是宋应奎这个家族中唯一的生意人,在镇子上开着一个斗行。斗行就是以粮食买卖为主的杂货铺!

在这个时空的农村开铺面做生意,没有粮食兑换的买卖是不行的。农民缺钱,像宋应奎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一个大子都没有。所以买东西的话,主要靠粮食这个硬通货。挑上一担子粮,在斗行里兑换成现钱,然后再用钱来买想要买的东西,这就是现下农民逛街的主要流程。

为了利益最大化,开斗行的人通常都会在铺子里带点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消费品。你都在我的铺子里换了钱,不买点东西,让我再赚点钱你好意思吗?在镇子上,斗行是最常见的生意形态。比如宋家所在五营镇,宋应奎数了一下挂着斗行招牌的铺面就不下十家,看来二爷爷做的这门生意竞争对手不少。

跟着老爹,挑着担子到了二爷爷开的斗行田成号门口。二爷爷正站在门口招揽着生意!

“学勤来了?赶紧将粮食挑到后堂去过斗。过完斗后,你和奎娃帮着铺里的伙计搬粮食,今日逢集,换粮食的主顾不少!”见到了自家侄子和侄孙,宋田成毫不见外,直接吩咐起活来。

这个二爷爷,比大爷爷还滑,一副精明生意人的样子。宋田成开这个铺子的时间并不长,记忆中好像也才年的样子。他以前是给镇上的老生意人家李家做伙计,慢慢的学会了算账成了账房。后来年龄有些大了,李家不爱用他,家里商量了一下卖出去了二十亩旱地,给他点了个铺子,撑起了门面让他做掌柜的。

按理来说,这个铺子也应该有宋应奎家一份股的。但是分家的时候,二爷爷说这几年生意做的不好,再加上自家爷爷供出了家里藏钱的地方让土匪将流动资金都抢走了,所以铺子的股三房就没份了!

宋家确确实实是彻头彻尾的贫户,在宋应奎爷爷辈小的时候,家里连一亩地都没有,太爷爷还给阳屲里本家做长工,但是他家有奇遇。

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宋应奎太爷爷给人做长工的时候,赶上了新皇登基。新皇登基后推行新政,要重新仗量天下田亩厘定税赋。于是各地官府派出了大量的吏员,到各地量田换契。这一天一名量田的吏员到了杨家堡村,本来是要找同村的丁家去量田的。可丁家人短性,量完田后给吏员连一顿午饭都没管。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吏员,正好碰见了宋应奎的太爷爷。

太爷爷看吏员脸色就知道没吃饭,便热情的将吏员叫到了自家住的窑洞里,让太奶奶给做了一顿饭。

就是这顿饭改变了宋应奎家的命运,吏员吃完饭临走的时候,语重心长的说道:“宋老哥,你看你有三个儿子,还住着窑洞,给人做长工不是长久之事,将来娃娃们怎么娶媳妇?小弟虽然没做什么官,但如今正好手里有划田的权力。好田哪给你划不上,就将你家窑后边的这片山头划给你家。你开上几亩荒田,娃娃们就有口饭吃了。剩下的山头,将来让娃娃们去放羊,还能有肉吃!”

时至今日,宋家也不知道哪位好心的吏员的姓名。但是哪顿饭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一百二十亩荒田的地契,以及标有四至的一整座不用纳税的放牧山头。只不过荒田是开了出来,羊至今还没养起来,太爷爷到死也没有实现恩人吏员所说的既能吃饱饭,还能吃上肉的美事。

凭着这份奇遇,宋家虽然没有彻底翻身成为富户,但起码一大家子人不用给人做长工,能吃上饱饭,还在镇上的街道开上了铺子。

宋应奎和老爹像长工一样,在二爷爷家的铺子里搬了整整一上午粮食,只到中午快过去了才得闲。好在二爷爷还算个人,中午让伙计给三房一家做了午饭。

提着食盒,宋应奎去了里亭给还在排队纳粮的爷爷等人送过午饭后,他没有回二爷爷的铺子,而是在镇上的街道闲逛起来。

穿越后,他来过镇上两次,都是来找赚钱的门道的。至今还没有找到!

五营镇街面作为一个边地县城的小镇来说,算得上繁华。是除了县城以外,三个有集日的街

道之一。镇子有一条长流水的小河,沿着小河有一道狭窄的川面,叫沿川。不过镇子不是在沿川里,而是在一个山洼里。五营镇的繁华,不全是因为有河有川,主要原因是经过这里有一条直达榆原县城和西肃省城瓦州城的山道。

山道不能通大车,驮马通行倒是无碍。关键从中原的西陕省过来的商队要走这条山道到瓦州城的话,会比走川区的官道节省一天的行程!西北边地的商队,本来就以骡马驮队为主,所以五营镇就成了商贾要冲。骡马队一般会在五营镇歇息一晚上,

一条不大的街道,最多的商业场所不是斗行,而是供脚户吃住的旅店。听二爷爷说,街上有一个做猪蹄子的饭馆,往来的脚户说他家的卤猪蹄做的比瓦州城里的都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