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兽耳鎏金香炉中上好的沉香青烟袅袅,此时龙案旁,皇帝正提笔批阅奏章。
太监总管魏德忠悄悄上前看了看桌上的茶盏,见里头的茶未动分毫,招手让人换新的。
须臾,皇帝重重搁下笔往后靠,宫女欲上前服侍,皇帝挥手:“不必,退下。”
宫女们福身退出去后,魏德忠问;“官家早膳没用多少,可要让人送些点心过来?”
皇帝揉着额头:“朕没胃口。”
魏德忠也清楚,这些天皇上为抚州的事忧心。抚州知府隐瞒不报酿成大祸死一百次也不足以弥补。
“看看这上头的折子,”皇帝说:“十份有九份皆与抚州有关,可没一个有用的,说的全是废话。”
“朕想到养了一群酒囊饭袋就头疼,平日金銮殿上个个争强好胜,到了关键时刻却谁也用不上。”
魏德忠不敢说话。心想,不是用不上,而是这个节骨眼没人敢上。抚州的事已经不是水患那么简单了,据说还死了不少人,有些地方出现百姓暴动,若处置不好别说升官,说不准还得丢乌纱帽。
这时候谁敢去呢?而且即便敢去也得有真本事,得有力挽狂澜的气魄。
“老二前些日还处处争先,但到了现在屁都不放一个。”
“”
皇上气怒时偶尔喜欢说两句粗话,魏德忠已经习惯了。
“还有太子”说起太子,皇帝张了张口,最后只是叹气:“他这次,让朕太失望了。”
揉完额头,皇帝坐直继续批奏章,可这回他挑着看,遇到抚州的就利索扔一边。
“官家保重龙体为要,朝政的烦心事哪天还少得了?您自个儿亏了身,朝臣们不能分忧到头来还得官家亲自处理”
“也并非无人分忧。”皇帝突然打断他的话。
魏德忠停下来,细细打量皇上。只见皇上拿着本奏折看,越看越兴奋,越看越精神。
最后,他将奏折一合,双眸明亮:“也不是所有朝臣都无能,这不还有一个?”
魏德忠瞥了眼上头,“陆安荀”的名字赫然醒目。
皇帝斜眼:“你想看?老东西偷偷摸摸做什么?给你看。”
他将奏折扔给魏德忠,然后笑道:“这陆状元确实是个人才,当初朕果真没看错。一篇民生恢复策论写得有理有据,不愧是去津阳县当过县令的人。比起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来,他这篇可谓淋漓尽致拍案叫绝。”
魏德忠接住奏章,哪里真敢看?当即折好又放回去。
皇帝继续道:“这里头不仅细细建议了抚州水患治理,还有救灾策略,更详细分析了抚州灾后民生恢复的具体法子。”
“好!实在好!”皇帝龙颜大悦:“这才是为朕分忧的好臣子。”
“魏德忠,”他吩咐:“去把这个陆安荀喊来,朕要当面问问他。”
“这”魏德忠为难道:“官家忘了?陆状元下狱了。”
“诶?”皇帝诧异。
魏德忠小心翼翼补充:“此前陆状元负责河道修缮,但河堤坍塌还死了人。有人告发他贪墨修缮款且私藏逃犯,还是皇上您您下令让大理寺查的呢。”
“哦。”皇帝长长呼出口气,缓缓问:“大理寺查得如何?”
“奴才也不知,说起来这案子过去了半个月,是该有结果了。”
皇帝默了默,吩咐:“去把大理寺卿粱戟叫来。”
“是。”
大理寺卿梁戟从官署匆匆赶到皇宫,琢磨不清皇上这时候召见是为何事,眼下因抚州之事皇上心情不虞,人人自危,他总觉得这趟进宫讨不着好。
然而,当他忐忑入殿内时,却不料皇上问的是陆安荀的案子。
陆安荀这案子虽说严重却并非大案,为何惹得皇上亲自过问?梁戟飞快斟酌了下,谨慎回道:“回禀皇上,陆左曹的案子还在查。”
“好像也有半个月了吧?朕不知大理寺办这么桩小小的案子费这么大劲?”皇帝声音压下来。
六月的天,大理寺卿梁戟汗流浃背。
他赶忙跪下,也不敢敷衍:“臣无能,疏忽了陆左曹的案子,臣今日回去定当全力查清此案。”
“要多久?”
“要”梁戟斟酌:“三日。”
“好,”皇帝道:“三日后,朕要看到结果。”
君臣寥寥几句,原本是政务上再常见不过的事,可当梁戟出宫后,消息立即传遍各处。朝臣们暗暗沸腾了,纷纷猜测皇上过问陆安荀到底是何意。
皇帝亲自过问陆安荀的案子,不仅令朝堂内外惊讶,就连一些人也紧张起来。
这紧张之人要属二皇子一党。
“皇上这是何意?”一位幕僚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问起陆安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