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突破临津江

1951年月23日凌晨,朝鲜战场西线,三八线附近,临津江畔。

志愿军22日傍晚开始的进攻声势浩大,很快就扫清了整个临津江北岸的联合国军阵地。不过渡江战斗和平常战斗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对岸就有敌人防御严密的江滩阵地。

朝鲜多山地的地形,让车辆难以通行,步兵战斗和炮战是最基本的战斗形式。而在这种多山地的条件下,很多重装备都没法运输到位。

三八线附近的几条江,就成了一道道天然防线。只要打过仗的人,谁都知道半渡而击的道理。所以不管对于我们还是敌人来说,江河两岸就成了重点布防和布置重兵的地方。

临津江就是这样一条江,在三八线以北的地方,这条江都是从北向南流淌的。而到了三八线附近,临津江突然转向,变成了自东向西南,一直流入大海。

这一段的临津江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并且江水的南北两岸都是多山地形,所以联合国军对于这里也是比较重视的。

江南边的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骑兵1师、陆军25步兵师、南朝鲜军1师、英军29旅,还有土耳其旅。这些联合国军部队沿着临津江的江滩和距离江滩不远的山上,修筑了大量的堑壕、明暗碉堡、铁丝网和雷区。从北岸看过去,对岸的山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工事群。

临津江原本并不算宽,在冬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这条江都是结冻的状态。想要过江,非常方便,甚至在最冷的几个月,可以直接开卡车从冰冻的江面上通过。

但是现在,已经是四月底,即将进入五月的夏季。平日的气温都有十几二十度,江水早就解了冻。联合国军倒是在临津江上搭设了几座浮桥,但是这些浮桥都牢牢掌握在他们手里。联合国军撤退和进攻的时候可以走浮桥,而一旦志愿军想要攻占浮桥,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之炸毁。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扫除江北岸的联合国军之后,紧接着就要趁胜追击渡过临津江。所以,缺乏浮渡器材和专业架桥部队的志愿军,就只能就地取材。

一部分部队临时砍伐树木,但已经没有时间制作筏子。有的部队就直接利用手头上一切能够在水里漂浮起来的东西。

在渡江之前,志愿军第19兵团集中了近千门大小口径的火炮,趁着夜色猛轰临津江南岸的联合国军阵地。

为了保证渡江的顺利,19兵团算得上是拿出了所有能够被称之为炮的家伙事儿。就连步兵连配属的60毫米迫击炮都算在内,一齐对江对岸的目标进行炮击。要不是因为够不着,志愿军甚至想把手榴弹和炸药包直接扔到江对岸。

而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的猛烈炮击之后,也动用了大量的火炮进行反击。从场面上来看,联合国军能够动用的炮兵规模更加庞大,大口径榴弹炮的数量也更多。所以,联合国军的炮火最起码已经在声势上远远超过了志愿军部队。

不过,联合国军的炮兵是仓促反击,在一团混乱中根本就搞不清楚中国军队到底在哪里。而且志愿军这边的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都是分散配置,打完几轮炮之后,就会立马转移到备用阵地继续射击。于是,联合国军也只能以重炮到处乱打,不管打中还是打不中,总不能被动挨打不还手么。

而志愿军这边,在渡江战斗之前,就已经提前侦察并且标定好了联合国军的所有阵地和主要的火力配属。所以志愿军的炮火从一开始就非常有条不紊,并且目标明确。

在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的炮战之后,临津江以南的联合国军阵地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由于事先的情报工作准备上,我们要比敌人更加充分,所以在第一波的炮战中,就将敌人大部分的防御阵地摧毁。

敌人辛辛苦苦构筑的反步兵壕沟、铁丝网、地雷区、战壕、机枪工事,在志愿军猛烈的炮火准备中基本都被摧毁。

我军完成炮火准备,炮兵的火力覆盖开始向后延伸的时候。敌人的炮兵,还在对着江北岸进行猛烈炮击。夜色之下,白天湛蓝湛蓝的江水此刻也是一团漆黑,并且被炮火映照得忽明忽暗。

这个时候,19兵团3个军的十万将士,已经沿着几十公里长的临津江,展开了大规模的渡江战斗。

南方兵,会水的战士打头阵,直接携带着临时制作的梯子开始游泳过江。而第一梯队后面,是北方不会水的战士,三两成群,甚至一个人。他们利用砍伐的木头、部队里的木桶、甚至是门板,一点一点划水过江。

这样的过江方式在短时间里,就遍布了几十公里长的整个江面。也好在临津江并不宽,所以这样还能够渡江。如果放在国内,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或者是四川云贵湍急的江水,这样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让大部队完成渡江。

几百米宽的江面并没有阻挡住志愿军的脚步,三十分钟不到,第一梯队的战士就将梯子架在了江南岸的江滩上。随后的一个小时,十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冒着联合国军的枪林弹雨,强行渡过了临津江。

由于渡江前炮火准备的充分,刚刚渡江的志愿军战士很快就摸到了联合国军的阵地跟前。

短兵相接,近战、夜战,本来就是志愿军最擅长的战斗方式。本就是以团、营为单位渡江的志愿军战士,在渡过江水之后很快就完成归建。紧接着,各个部队开始按照战前的计划,对联合国军阵地展开进攻。

混乱中,担任尖刀的第一梯队趁着夜色,匍匐前进到不到一百五十米的距离才被战壕中的联合国军士兵发现。

被发现的突击部队立刻以班排为单位,然后分成多个三人、四人战斗小组。这些战斗小组人与人之间相距五到十步,小组和小组之间相距十到十五步,在炮火犁过的坑坑洼洼的土地上交替跃进。

轻机枪组也在步兵战斗小组的侧翼,但几乎是冲在最前面!

这些轻机枪组,直接将机枪架在距离敌人工事不到五十米的距离抵近射击。这样近距离的抵近射击,对敌人步兵的压制效果非常好。但在开火的第一时间,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火力。

尤其是在掩护战斗小组进行战斗的时候,志愿军的轻机枪基本不会停下来。一个机枪手牺牲了,后面就有第二副射手、第三副射手!

其他的战斗小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前面的人牺牲了,后面就会有人顶替上来继续进攻。一个战斗小组全部阵亡,后面还会有其他的战斗小组补充上来继续跃进。

在第一梯队后面,是数量更为庞大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预备队!精锐的尖刀部队打开缺口后,第二梯队就会立刻扑上去将这个缺口撕扯得越来越大。

看上去铺天盖地的人海,其实密度并不大。十万部队在超过二十公里的宽大正面上,组成好几个波次,像潮水一般对联合国军的阵地展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在机枪的掩护下,分散开来的战斗小组迅速逼近到敌人阵地前沿不到三十米的距离。

当手榴弹如同下雨一般落进敌人战壕里的时候,联合国军的阻击就已经宣告失败。

突破联合国军的前沿阵地后,19兵团的主力继续向纵深直插,目标就是截断联合国军的退路!

雪马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突然成为了整个战场上的焦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