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子翊被他一噎,猝地抬高嗓音:“你这就是倚老卖老,恃功而骄!”
子珩一哂:“本王今年不过十九岁,下个月才行冠礼,平阳王竟说本王倚老卖老……”他只啧啧两声,没把话说下去。
殿内传出窸窸窣窣的笑声。
子翊从政这么多年,头一回被人在朝堂上公然嘲笑数落,不免恼羞尴尬,只见他脸色红一阵青一阵,却是一句回怼的话也说不来。
子珩正对天兴帝,附手躬身行礼,恭敬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臣从未在处理灾情上有所建树,不敢妄自谋策,还望陛下明见。”
子祯依旧足够沉着冷静,笑着说:“丞相大人怎么教得出如此伶牙俐齿的学生,朕怎么就没学到一分半毫呢。”
武百官当即赔笑。
师长夷浅笑着摇头:“陛下,臣可从未教过大将军王如何偷懒。”
这番一来一回,子珩被扣了个无关紧要的偷懒帽子,也给足了天兴帝台阶下,紧张的气氛陡然之间便得到了缓解。
“那依老师所见,临阳赈灾一事该如何安排?”子祯稳声问。
师长夷温声道:“依微臣所见,平阳王胆大心细,利析秋毫,此事可全权交由他来办。”
子珩为了吴顷一改以往隐忍求全的行事作风,摆出强硬的姿态,子翊正巧撞在了刀口上,但他刚刚是替天兴帝讲话,师长夷便又游刃有余地却给足了子翊面子。
子翊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些。
天兴帝稍微忖度片刻,看向了海迟庸,没等他开口,海迟庸便附手行礼:“臣附议。”
“那便准了吧。”子祯安排完临阳的事务,话锋极为自然地一转,他说,“先帝在时,为了磨砺将领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戍分权法,我朝采取三军一厂制,铁骑营和车骑营皆为驻边守备军,如今边尘不惊,也是时候完成先帝的遗愿了。”
话音刚落,殿内不出所料地陷入了死寂。
子祯目光在一众朝臣脸上逡巡了一圈,最终带着十足挑衅意味地落在子珩脸上,但嘴里唤的却是:“首辅。”
海迟庸沉声道:“经内阁商议,更戍分权法是保证大凉长治久安的必行之良策,可先从更换两军骠骑将军开始试行。”
朝廷颁发的所有制度看似为了江山社稷,实则都是维护皇权。更戍分权法里的更戍,防的便是武将专权。
大凉采取内阁制、丞相制,内阁即皇帝的智囊团,全权服务于皇帝,常理来讲并没有决策权,一切事宜都需皇帝批红才能执行,丞相则与之不同,皇帝对其适当放权,让其统领六部,在大多数事务上拥有决策权,唯有国家大事才需要与内阁共同商议决定。
丞相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皇帝的压力,但不可否认,内阁与丞相本质上是相互制衡的关系,羽林军和东厂、铁骑营和车骑营亦然。一代君王一代臣,天昭帝倚重为他打天下的铁骑营,到了天兴帝的时代,子祯前几年放任庞夏进犯北境不管,为的便是削弱铁骑营,待他帝位坐稳了,车骑营的心腹抓牢了,才派遣子珩前去退敌。
大殿里鸦雀无声,静的落针可闻。
身为更戍分权法的当事者,吴顷和萧枕安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们用惯了手下的兵,换一个军营,便要费尽心力重新树立威信,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保持沉默。这里压根就没他们说话的份儿。
天兴帝一直望着子珩,忽然一挑眉,这是一个向其示威的信号,他眼底沉着讥诮的笑,说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子珩等得就是这句话,他从容出列,一撩蟒袍前襟,跪地附手道:“臣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