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大喊:
“哼!哄抢粮草,举兵反叛!难道还是朝廷与朕的错吗?”
王金羽一惊,他发现赵佶目光阴冷,心里不觉异常担心。但王金羽该说的还是要说:
“皇上!大宋危险之际,百姓必定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官兵和百姓若不是发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抓不住,必不会反抗!此中定有缘故,皇上必须彻查!若微臣猜得不错,这粮草必有问题!”
皇上怒道:
“你并未亲临前线,为何定论粮草有问题?”
“反叛之时,正是粮食抵达之时!若官兵和难民有了粮食,依然反叛,只能说明粮食并非粮食!这样一来,官兵怒而倒戈,症结不言而喻!”
“你的话倒也有些道理!而你并非武官,为何知晓如此许多?”
“微臣不是武官,相反熟读许多各朝各代兵家故事,此中最常见的临阵倒戈就是粮草问题!而武官一般有勇无谋,不去寻找根本原因,总做表面章,结果差强人意了!”
“粮草一般有哪些问题?”
“这就多了!比如粮草短斤少两、品质不佳、发霉发烂、粮中掺砂、故意拖延、粮中下毒、火烧粮草等等等等!”
皇上气得要死!
“哼!朕要是查出哪位官员在粮草中动了歪脑筋,定斩不饶!”
“皇上早该如此!”
显然皇上无奈之极!仓促之间,他哪还有精力去追责粮草问题官员?皇上颓然气馁道:
“朕自登基以来,不如皇兄哲宗,武功不如父皇神宗!但朕时常以他二人为榜样,励精图治,扬吾大宋国威!可是朕三番征战均告失败,自此国不盈、民生不继、军力不旺、四邦入侵……朕也有心无力了!”
“皇上!您说的这四个问题只是结果!可皇上种下的因,却是放任官员贪腐!”
“朕若大刀阔斧整治官员,还有谁会替朕鞍前马后?”
“皇上若是站在各地官员立场去想,您的心态便不会如此了!”
“你分析给朕听听。”
“皇上恕罪!”
“王爱卿只管讲!”
“若微臣是太守与知府,可不愿大宋安宁!为何?一,大宋若是不宁,朝廷必定下发各路各府各种公。太守与知府正好利用这种公对百姓掠夺。以朝廷名义掠夺是最好的借口,若有反抗,盖以对朝廷大不敬的帽子,强迫百姓服帖。
“其次,若皇上认为掠夺上来的银子都上缴到朝廷,那皇上您就想错了!因皇上远在朝廷,他们只是将自己手里银子的万一交给了朝廷。所以朝廷并不富足,而太守与知府富得流油依然不断喊怨。朝廷得了小份,只得再次向各路各府下发公,太守与知府又再次向百姓压榨。
“如此往复!朝廷左襟右捉、官员富可敌国、百姓水深火热,最终大宋一片荒凉。在百姓被官员榨得一滴油水都没有的时候,百姓必定反抗!而各路各府官员又将这个锅丢给朝廷和皇上去镇压,皇上手中又无银子开销。这种情况,不仅是皇上头疼,就算是上天也无可奈何。
“皇上!您信任微臣,微臣只好抽丝剥茧,找到毒瘤!您得恕微臣无罪才好!”
皇上连连点头!他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怪朕从不下去体恤民情,才被人蒙蔽圣听啊!”
“此前微臣前往利州路,一路百姓仓皇,可官员富可敌国。您是不知道啊!一个府级官员掠夺而来银子,可比皇上您个人的银子多多了!以微臣来看,您这一路出征,只需拿下一名知府或者太守,抄其家产,便可打赢辽国无名之师!”
皇上精神大振!用王金羽的计策,显然不愁银子了。他又问王金羽道:
“王爱卿觉得这一次御驾亲征能胜利么?”
王金羽忍不住郁闷,心道:
我王金羽又不是圣人,你问得这么直接,叫人家怎么回答?难道我直白的告诉你,三司军马一百多万禁军早已不堪一击?难道还要一切真相?
“怎么?王爱卿对此次出征回击辽军没有信心?”
“皇上!微臣不敢草率地说皇上一出征,敌人便闻风丧胆!但皇上只要运筹帷幄,从内部外部共同着手,一定能将辽军打得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