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轻功

小说:他从海里来 作者:年三省

第四十一章 轻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教训了李逵,一晃就过了一个多月。

卢俊义、林冲、高宠、杨再兴等人已各自归去,赵朗给他们各送了一个锦囊,让他们回到家里就可打开。此时的赵朗在众人眼里就是妥妥的仙人,赵朗怎么着也要装装神神叨叨,似真似假,云里雾里才象高人嘛。

留给卢俊义的锦囊有两张纸,一张写着一句话:李固与贾氏有染,可斩杀此二人。另一张写着:来日若梁山相召,要立即动身,走海路,避开梁山,来江州避祸。

留给林冲的锦囊写着:交好鲁智深,来日若与高俅之子起矛盾,立即辞去教头之职,携家眷来江州避祸。

给高宠、杨再兴留的锦囊都一样:宣和七年三月,前来江州。

送卢俊义等人走后,赵朗这段时间反而空闲了下来。各项工作都有长老去负责,还在两千多名流民中挖掘出几十个人才,并接收加入了格物门。流民的生活有了保障,江州城的秩序稳定下来,江州衙门的压力也轻了许多。

许贯忠趁机把这项功劳安在经界所张立头上,那江州胡知州倒也公正,上报朝廷加以荫赏,把张立破格简拔为有官阶的江州北城从八品主簿,位在知县下。有了这个张主簿的照应,各项开发工作进展更快。

江心岛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三处码头已建了起来,大型的水车、水力织布机、纺纱机等均已竖了起来,等待调试。各种型号的轴承已可以小批量生产,大型的酿酒作坊、帮工的屋舍、格物门高层的住宅等等都已建造好,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投入使用。

这两天赵朗又有新的构思。张家村东面,往湖口方向三里处,是浔阳江的水道最窄处,从江州这岸边到江心岛只有2里左右。这2里的水道中间还有一长条形的小岛,名为何家岛,小岛不大,长约五里,宽只有一里,上面住着三十多户何姓人家。本来江心岛已把大江一分为二,这何家岛又把江心岛与江州岸边2里宽的江道再一分为二,因为此处水道最窄。何家岛与江心岛只有500米左右的水道,与江州岸边也是隔着500米左右的水道。

赵朗看过地势后,决定在何家岛上建一货物中转站。参照后世着名的雅鲁藏布江上的溜索,在江州岸边、何家岛、江心岛各建一座高台,高约三十米,有阶梯可运货上台顶,高台各系高低两根手臂粗的大麻绳,经油脂浸泡,坚实无比。得用重力原理,通过轴承与滑轮,沿着粗绳可把货物滑至对面,减少了船只与人力,高效地把货物与原材料往返运输。这东西如果没有水泥则建造不了,有了水泥后,再用砖石等物打好地基,砌叠而上,建他三十多米根本没有难度。

按照工程力学原理,设计好三个大高台后,赵朗转手就交给许贯忠,让他找人建造。许贯忠拿着设计图,看着高台与溜索,惊为神物,也只有门主这样的仙人,才可设计出来。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水泥、轴承、滑轮等关键物品缺一不可。

为了保密,此时打铁铺已移到江心岛,除了制作轴承外,还负责研发各种钢材,又打造各种岛内开发用的农具、铁器等。水泥窑也搬迁到江心岛的东北面,大大方便了岛内建设的用料运输。

这一个多月的空闲,赵朗除了天天练习飞刀、飞石外,还向周侗请教轻功与身法的技巧。在那飞鱼帮总部,他用力一跃,可跳三四米之高,可见自己的腿部力量巨大,可以把自己这一百五十多斤的身体克服地心引力,跳三四米之高,如果再向周侗请教一下,那自己岂不是有可能象后世电影的武林高手那样高来高去,脚在树叶上、竹叶上、水面上轻轻一点,就可飞出几十米,身形飘逸,衣衫飘飘,岂不快哉!

谁知周侗却说自己从没见过或听说过什么水上飘、飞檐走壁等轻功,也没听过那什么武当纵云梯的奇技。据他所知,所谓的轻功,不外乎是借力腾挪,就比如那大盗时迁,也不能一跃三丈,只是在跳跃之间,借助外力或周身环境再发力跳跃,从而可以攀爬到常人攀不到的高度,而身法就是武功发力的辅助。比如周侗的翻子拳,就有八闪十二翻的身法,按周侗所说,这八闪十二翻就是为了配合出招时力道的掌控及迷惑对手。

赵朗深思片刻,也就明悟了。所谓的武术、功夫,也不能打破物理规律呀。另一时空那位说出“耗子尾汁”的姓马的所谓形意拳高手,吹嘘能隔山打牛,出手时雷电齐鸣,那只是逗人一笑的笑话而已。还有电影《东方不败》、《卧虎藏龙》那些用脚一点树叶、竹叶、水面就可飞出几十米还不带气喘的,那绝对是导演的意淫。

人体的重量与地球的地心引力这种物理定律并不是武功身法可以克服的,这种定律说白了也在力学的范围。他脑中立即算出一百公斤的人从静止状态加速跳到十米高,需要两千公斤的爆发力,而一个很强壮的人腿下的爆发力很少会超过三百公斤,所以就算是轻功高手,也没可能脱离地心引力,跳十米高,而后世的男子跳高世界记录为25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