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问了一下价格,确实不便宜,但还是狠心一样来了一份,这时候的一份估计就只有半斤的样子,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算价格的,就这样四份,花了二两多银子。
刘彩霞虽然心疼这二两多银子的花销,但想到他们来这边都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难得有进城的机会,可以正大光明的吃点好吃的。她仔细端详着这四份精致的小食,每一份都摆放得错落有致,色彩诱人,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让人不禁垂涎欲滴。她也就释怀了,钱总是用来花的。
“刘家二姐,你这个确实太贵了,买地瓜棒子等粗粮,再怎么也能一家人吃好几天的,这点糕点根本不能吃饱。”
胡有粮看着那么一点东西都花了二两多银子,表示很不赞同。
“没事没事,赶紧走吧,粗粮我也让买粮食的兄弟帮我买了,咱们一家人饿不死就行,本来逃荒路上就很苦了,而且村长不是说了吗?咱们走到这里已经是尽头了,后面过了大环山就会好起来的。家里还有点子家底,一路走来也确实是辛苦了。”
刘彩霞和胡有粮又加快脚步走起来,没有走多久就遇到了买工具的两人,工具太多,这个时候的铁制品比较贵,除非是家里实在没有趁手的工具,或者可以用来防身的器具,不然是不会买的。
刘彩霞拜托他们帮忙买一把镰刀和耒耜就是现代的锄头,不过样子不一样,用途差不多,万一他们真的要翻山越岭,有一个锄头还是要方便很多,在加上之前刘父就买了菜刀和锅铲还有匕首,已经很够用了。
胡家兄弟看到是他们两过来,就把价格大致报了一下“能买的都买到了,至于其他的武器,确实买不到,现在军队基本上把铁匠铺的武器征用了,不让卖给百姓,镰刀和耒耜都买到了,不过价格比平时买的还是要贵一点,两样花了两千四百。”
刘彩霞算了一下,就是二两多银子。
“好的,我先拿给你二两银子,差的一会数给你。”
说完直接递了二两银子过去,至于差的铜板,等回去在数给他们,这里就不浪费时间了。
胡家兄弟接过二两银子,立马放进怀里。
“行,咱们先去看粮食吧,希望能多买点粮食。”
“不一定能买到,我给他们说的是尽可能的买,每家的量买不齐,就能买多少买多少,到时候回去按人头平均分,在统一给钱。”
胡有粮也很担心买不到粮食,边说边加快脚步。
等他们赶到东面的粮食铺时,外面仍然排了不少人,还没有到他们的人,前面还有一个人就到他们的人。
几人赶紧走过去,后面的人很紧张的看着他们,怕他们插队。
再看到前面两人把他们几人放到中间的时候,也没有多说什么,看他们身上挂满了东西,只是抱怨的说“我们后面买不到粮食怎么办哦?”
“老板,你要给我们留一点粮食啊,家里等着粮食救命的”
一声一声的就有人跟着喊起来。
一个大叔走出来说“放心吧,我们规定了每个人能买的量都是有定数的,一个人也最多只能买两个人的量也就是二十斤粮食,不允许多买。都放心排队不要拥挤,大多数的人都能买到。”
胡有粮的心随着队伍缓缓前进的节奏而跳动得更快了,他紧握着手中那仅有的一点铜钱,那是他们一个村的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他环顾四周,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焦急地望向铺子的门口,期待着早点轮到他们。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田野间泥土与稻草的混合气息,让胡有粮不禁想起了往年丰收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而看向身边同样等待的人们,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寻找一丝慰藉。
还好他们提早赶上来排队了,不然两个人买的粮食就太少了。
一人能买二十斤粗粮,两斤细粮,十八斤粗粮。
粗粮就是地瓜棒子高粱米,细粮有小米,糯米和大米还有小麦粉。
平时的粮食是六百到八百钱一石细粮,粗粮更便宜一百钱到两百钱一石,这时候的价格直接翻了五翻,还是在朝廷控制的情况下,不然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终于,随着队伍的不断前移,他们来到了粮食铺的门口。胡有粮紧张地递上了手中的铜钱,铺子里的伙计麻利地称好粮食,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布袋。
六个人根据他们能买到的上限,统一采买了细粮和粗粮,粗粮用两个袋子平均装好,细粮就一个袋子,所有人都要的是小米,小米熬粥加一些野菜或者地瓜进去很饱肚子,两人分装好一人一袋扛起来就走。
走出粮食铺,几人转身望向那些仍在排队的人们,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每个人都能顺利买到粮食,共度难关。
一行人紧紧的抓住身上的大包小包,毫不留恋的赶紧出城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