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里的神话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当年老百姓心中一个神秘的老军工厂,这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地方。

学员们难免有些激动,尤其是从农村进厂的学员,真希望火车快点开,急切的想快些看到这个神秘的军械厂。

可火车并不考虑大家的心情,居然开了将近两天两夜,途经广西、湖南,最后到达武昌纸坊车站。

这是早上三点多钟,洁白的月光下,轨道边的每一颗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车门刚打开,热浪迎面袭来,出生于贵州山区的学员首次尝到了火炉的味道,汗渍开始从皮肤下冒出,没多久就汗流浃背了。

不久前工厂原子弟学校搬迁后留下的老教室,就是所有男生的宿舍,每间教室十多张床,大家躺在上面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像路边摊上的烤红薯,浑身冒着热气。几个由该厂跟随父母去贵州山区支援三线的家属子弟,虽然是在这火炉里出生长大的,也大声嚷嚷说“热。”

宿舍门口有一个不大的鱼塘,边上有两张竹子做的单人床,透过蚊帐清楚的看到两个邻居大妈分别躺在自己的竹床上面。牛兴国和几个同伴实在睡不着,想出来吹吹风,可鱼塘边的柳树叶子一动不动,只有两个大妈的鼾声为青蛙的歌唱打着节拍。

他和另一位会游泳的同伴光着膀子跳进鱼塘里,打算洗洗身上的汗水,同时希望鱼塘里的水能施舍一些凉爽。没想到这水也是热乎乎的,水中的月亮被他们一搅和,在水中摇晃几下就不见了。

在水中游了几圈,感觉比在岸上凉快些,爬上岸来,回房躺下就睡着了,没睡多久,太阳的光芒通过窗户溜了进来,刺眼的阳光和一身的汗水使大多数人都从床上爬了起来,赶紧问唯一一位戴手表的学员:“几点了?”

回答是:“五点十分。”

这里的太阳比夹皮沟要早一个多小时。看着这耀眼的阳光,不知谁说了一句:“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正当大家七嘴八舌的埋怨太阳起得太早的时候,宿舍旁边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响起了起床号。

在火车上,原3303厂的老军工,赴武汉学习的带队领导郝师傅告诉大家:

汉阳兵工厂简称汉厂,190年改名为湖北兵工厂,有名的“汉阳造”就出自该厂。1965年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03工厂,这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于1892年动工,189年建成。

“汉阳造”从辛亥革命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传奇的神话。

1911年10月10日晚上,湖北武昌城,“汉阳造”在新军工程营内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原本无比安静的夜空,吹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冲锋号,成为了大清王朝的致命咒语。

十六年后,江西南昌城,同样是一支普通的“汉阳造”,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在去食堂吃早餐的路上,发现从纸坊车站出来的铁轨一直延伸到了食堂门口,有几节车厢平卧在这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两门不知什么型号的大炮躺在上面,它虽然穿着厚厚的“炮衣”,长长的炮管仍依稀可见,牛兴国仿佛觉得自己正置身于郝师傅说的神话之中。他将要在这里学习和参与“汉阳造”,不觉有些激动和兴奋,酷热带来的烦恼立即减了大半。

看完大炮,抬头向远处望去,在家属区一栋栋宿舍以外,是一片一眼看不到边的平原,只有东边有一座小山,和夹皮沟的大山相比,只能算是平地上隆起的一个“包”。就是这个小山包,挡住了生产厂区的视线,给这个五十年代末才从汉阳搬过来的军工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小山里还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它从家属区这边穿过小山的中心,一直通向山那边的生产厂区,清凉的小溪从东向西流到山外,溶洞大约五百米长,不到两米宽,一人多高,溶洞里的温度比山外至少要低10℃。因此这里成了一些人午休乘凉的好地方。

他的心情和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他东张西望的跟随上班的人群向厂区大门走去,大家都自觉的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工作证,在门卫眼前亮一下,走进大门,向各自上班的车间走去。

那时工厂的编制让现在人看来有些不伦不类,工厂最高领导机关叫厂部,最高领导叫厂长和政委,车间却不叫车间而叫连队,车间主任叫连长。

热处理车间归六连管,以机械加工为主,热处理只是其中一个班组。

热处理班的副班长李师傅刚刚打开车间大门,牛兴国等五位学员就走了进来,得知几位是从贵阳新来的学员之后,李师傅微笑着用他湖北黄冈的口音说道:

“你们刚来就尝到了火炉的味道了吧?我们热处理的工作是一种高温作业,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呦。”

几人这时才看到车间两边靠墙的设备,有方的、圆的、高的、矮的,共有八、九台。

李师傅说完,走到一台箱式电炉前,打开炉门,手拿一根三米多长的铁钩子,将炉内一堆黑色的铁块扒拉出来,铁块向上散发着热浪。牛兴国也在地上拿起一根铁钩,学着李师傅的样子将炉内的铁块扒拉出来,很快身上的工作服开始发烫,扒拉完后发现自己的前胸后背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炉子里的铁块扒拉完了,李师傅关上炉门,推上电闸,打开控制柜上的开关,只听啪的一声响,控制柜里发出嗡嗡嗡的电流声。此时其他师傅也陆续到来,将另外两台箱式电炉中的铁块扒拉出来,然后关上炉门推闸,同时也响起了嗡嗡嗡的电流声。

后来才知道,李师傅是一个退伍军人,老婆孩子都在老家农村,他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每天都起得很早,总要提前半小时上班,等大家都到车间时,他已做完了许多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工房里有一个货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半成品的机械产品,每种产品上都有一张图纸和工艺流程表。几个新来的学员看着上面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看着各种不同的零件,怎么也看不出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只是想,这些肯定都是枪炮上的零件,可不知道师傅们将会怎样去对它们进行热处理。

马师傅是这里的班长,读过高中,是班里化最高的师傅。

在后来的半年培训学习的时间里,从他断断续续讲到有关“汉阳造”的故事中,使几位从山沟里来的青年了解到,中国大部分军队装备的都是汉阳造步枪,可以说汉阳兵工厂供应了近代半个世纪大半个中国的军事装备,生产的汉阳造超过100万支,总长度能绕地球两圈,为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酷热的夏天,墙壁上的大电扇吹着热乎乎的风,师傅们将地上的各种零件放进各种炉子里加热,烧得通红通红后,有的放在地上空冷,有的放到水里急冷,放进去时发出吱吱的响声,水在池中翻滚,水蒸气弥漫在水池上空;有的放到油里冷却,油槽上空冒着黑烟……

师傅们时不时的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牛兴国虽然还不知道“汉阳造”与师傅们做的这些有什么关系,可他看出来了,是师傅们的汗水创造了“汉阳造”的神话。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