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惯有的狂妄和固执,小八嘎错失了最后的自救的机会,连体面的结束战争的机会都葬送。
在3年初,日军大本营先后分两批从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往东南亚战场以及太平洋诸岛屿抽调了十五个主力师团。
然而这十五个主力师团的加入并没有从根本上逆转东南亚及太平洋战争的局势,甚至可以说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白给!
因为对日军来说,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根本问题不是陆军的兵力不足,而是海军不足以保证陆军或者说运输线的安全。
海洋防御跟陆地防御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别说十五个师团,就是日军大本营再从本土增调一百五十个师团去加固东南亚以及太平洋上的岛屿防御,也没什么卵用。
海洋防御的支撑,是海军!
海军不行,德国陆军再怎么强也灭不了英国,反之,只要英国海军的实力够强,陆军再孱弱也能保证国家不灭亡!
所以,尽管海军大臣丰田副武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他的嘴皮子根本不足以抵挡米国海军的舰队。
到193年年底,日本海军仅剩的家底也在菲律宾的两场海战中全部葬送掉。
这下,除了横须贺船厂的船台上仍还在舾装的大凤号航母以及信浓号航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再找不出一艘航母。
不光主力航母,甚至就连护航航母也找不出一艘。
战列舰也一艘不剩。
联合舰队原有的战列舰早已经被改建成航母,从珍珠港打捞起来的战列舰也沉在科罗海。
巡洋舰还剩下几艘,此外还有几十艘驱逐舰以及潜艇,但是这点兵力不要说跟米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争夺制海权,甚至就连保证东南亚以及太平洋诸岛屿的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都已经办不到了。
眼看着米国陆军距离菲律宾以及马里亚纳群岛越来越近,米国陆军航空兵的29轰炸机更是已经出现在东京上空,直到这时,大蝗虫和日军大本营才终于醒悟。
所谓的绝对防御圈根本就是个笑话,海军联合舰队根本就没有能力保证绝对防御圈的安全。
于是大蝗虫再次紧急召开御前会议,这一次,他终于不敢再躲在幕后,而是再次走到前台,下旨要求尽快的打通大陆交通线。
从东南亚海岛和太平洋诸岛撤兵已经不可能,驻守在这些岛屿上的二十多个师团注定只能跟北米的四十多个师团一样的结果。
但是好在,快速打通连接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大陆交通线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只要打通大陆交通线,至少囤积在中南半岛的海量原材料可以及时输送到满洲。
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则驻守在东南半岛的日军也可以通过大陆交通线快速撤到中国大陆。
有了中南半岛以及中国的一百三十多万陆军,再加上七十多万关东军,日本就仍还有两百多万陆军精锐,仍能进行本土决战。
御前会议开完的当天,日军大本营的命令就下到了金陵,摆在了刚刚接替西尾寿造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案头上。
当然,这只是个粗略的计划。
详细的计划还要冈村宁次这个新上任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尽快拟定出来并且上报给大本营。
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也没有让大蝗虫和日军大本营失望,仅用了半个多月,这老鬼子就鼓捣出详细的计划并上呈日军大本营。
计划第一部分是编制。
首先,在中国派遣军的序列之下新编成一个第六方面军,辖第十一、第二十及第二十三军,负责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
其次,考虑到华中的多个主力师团被抽走参与一号作战,日军大本营需紧急从日本本土动员后备役编成六个独立步兵旅团以及五个野战补充队补充中国派遣军。
再次,新编成第三十四军接管第十一军防区,驻守江城。
最后一点,则是对中国派遣军辖下第十一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三军、第三十四军及华北方面军所属各个师团做了大量对调。
这也是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在华北对八路军进行大扫荡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特别有用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各辖区驻军的密集对调,使得八路军、国军乃至其他地方军的情报人员反馈给各自高层的情报之中出现大量的陌生的日军番号,从而造成各方高层出现严重误判,或出于谨慎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
这样一来,即便是各辖区的日军被大量调走,造成了守备空虚的事实,也能在短时间内避免遭到各个方面的攻击。
在另一边,日军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某一个点集中起足够数量的优势兵力展开大规模扫荡。
直白点说,就是在日军的各个辖区虚张声势、故布疑阵,然后将腾出来的兵力集中到一点。
不得不说,冈村宁次的这一手还真的挺厉害。
细说起来,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说是处处漏风着火也是毫不为过。
换一个笨点的司令官,比如说阿南惟几这样忠勇有余而机变不足的人当司令官,这个一号作战能不能打通大陆交通线不好说,但是大概率会带崩整个中国战线。
但是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在不影响各个辖区的前提之下,愣是让他腾挪出了五十多万步兵、二十个战车联队加七万多匹驮马!
这也是日军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单次动员兵力最多的作战,当冈村宁次将详细的计划上报给大本营的时候,东条英机、阿南惟几还有陆军省的一众参谋当场懵掉。
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冈村宁次居然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之下集中了这么多的兵力!
他们原以为,冈村宁次能够集中起二十万步兵、十个战车联队加三万匹驮马就已经是极限。
然而冈村宁次却让参与一号作战的步兵、坦克以及驮马的数量翻了一倍都还有余,不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