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战罢

小说:大明诸王世系 作者:飞天缆车

绥远省的实力在诸省之中,极其薄弱,仅次于宁夏。 不过此时的宁夏有一桩好处,那就是还未经受清时的西北民乱,所以在宁夏屯居的多为军户子弟,凝聚力颇强。 而绥远则多为蒙古百姓,以百户、千户的部落散居,朝廷真正能够控制的唯有各府城以及附近的部落。 实质上,绥远一直念兹在兹的,则是将大同府划归,这样一来,绥远的实力将会骤增。 要知道,大同府距离归化城只有四百来里,骑马只要两三天。 而一旦大同府数十万人并入绥远,绥远财政将会极具改观。 四王子部。 绥远巡抚脚步匆匆而来,直接登临了陈永福的帅帐。 “抚台何故这般?这岂不是让你我关系生分了?” 一阵过堂风,陈永福尴尬地放下酒水。 “生分?早就生了。”巡抚气呼呼地坐下,也不嫌弃凳子硌屁股: “五万人,在我绥远吃喝,哪怕是一条河也被喝干了,绥远可不比山西,实在是招架不住。” “这不是为了战事嘛!”陈永福吃人家嘴软,倒是没有直接反驳。 朝廷虽然千里迢迢运送粮草过来,但基本只能送到大同府,落在归化就全靠绥远的牧民来拉扯。 更何况,马吃的草料,代步的马儿,都是靠着绥远筹措。 “来,来,坐下,喝杯茶,这是可急不得,越急越上火。” 陈永福笑着将其按在椅子上,语气极其温和。 “我可不是故意言语。”张国维白了其一眼,抱怨道:“绥远拢共四府,汉、蒙百姓不过十万户,供养五万大军,实在是力有所逮啊!” “你们这吃法,把牧民们去年冬储的草料全部吃个精光,得亏是到了夏日,不然得饿死不少的牲畜。” “没办法,我们也知道绥远的辛苦,所以也尽量出钱购买草料,不时地也放牧,就想着省点草料。”陈永福站起身,心品气和地解释着:“但没办法,漠北诸部还没打起来,大军总不能北上吧?到时候携带的粮草都不够了。” “只要等他们打起来,我保证出兵。” “如今这情况,绥远也等不到出兵,百姓们就全饿死了。”张国维吹胡子瞪眼道: “依我看,您不如上一道奏疏,让山西来供粮,最近几年山西太平的很,粮食充沛。” 陈永福诧异道:“晋北的山路可不好走。” “大同府容易啊!”张国维来了兴致:“你瞧,从北京来的粮食都堆积在大同府,但却是绥远组织人手运送。” “这一来一回多折腾,麻烦。” “依我看,粮道这块,确实要多改进一番了。” 顺着他的话,陈永福说道:“我明白了,大同府需要与绥远协同,而份属两省折腾不易。” “我会启禀朝廷的。” 张国维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两人又啰嗦了几句,敷衍一些后,陈永福送其离去。 事毕,他摇了摇头,哑然失笑:“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大同府谁不爱?” 在绥远成了边疆后,大同骤然就成了内陆,频繁的兵灾消失了,边患无踪,那么依靠着边贸,大同府的繁荣也就理所应当。 据山西省言语,大同府上下,军民合计约三十万,每年赋税百万,仅次于山西最繁华的太原府。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罢了罢了,还是上一道奏疏吧!” 陈永福思量再三,大军在绥远折腾那么久,给人家带点好处也是理所应当的。 六月底,蒙古高原的热浪自北而来,带来了关于草原的消息: 满清发兵十万,向着土谢图汗部而来。 而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部联军超过十万,在图拉河畔聚集,伦准备应战。 这时候,明军能做什么? 只能动身北上,接应喀尔喀诸部。 无它,因为绥远与伦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如果算是一些弯曲线路,起码一千八百里。 换句话来说,即使明军一人三马,日夜奔驰,至少也要七八天才能到,还得保证不迷路才行。 保守估计,至少要十五天时间,明军才能顺利抵达伦。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军为什么不提前北上? 首先,喀尔喀诸部不信任明人,他们生怕明人假道灭虢,把土谢图汗部灭了。 其次,明军也不想徒劳地为蒙古人拼命,因为这并没有好处,而且还祸患无穷。 因为距离遥远,一旦抵达草原之后,民军的后勤将会依赖于喀尔喀蒙古诸部,命脉被要挟,岂不是任人鱼肉? “传我军令,命大同府尽快输送钱粮入归化——” “命吴三桂带领一万骑兵,北上接应尊圣法王(哲布尊丹巴)。” 陈永福不断地吩咐着,为即将到来的接应做准备。 没错,大明从上至下,都不认为蒙古人能打得过满清。 用一句话来概括:英勇善战的骑兵面对火枪时,也得低头认乖。 狠狠用火枪教训过满清后,明军上下对蒙古了如指掌,其绝对不是满清的对手。 由此,朝廷制定的策略就是: 在归化城附近驻兵,以接应尊圣法王之名,伺机北上,与满清对阵。 击溃其军最好,再不济就是平分秋色。如此,喀尔喀蒙古诸部,必然会屈从大明。 因为大明是无法吞噬掉漠北的,只能羁糜,而满清确实是吞并。 被满清教训一番的草原部落,别无选择。 此时,图们河畔,正在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 扎萨克汗部与土谢图汗部联合诸多封建主,合兵十万,以逸待劳地准备应对满清。 虽然喀尔喀蒙古由三大部落组合而成,但到底不是统一的部落,所以三大部落之下,还有大量的散居部落。 例如车臣汗部的汗帐虽然被掳掠,但大量的附属部落以及支系,却不得不为投靠土谢图汗部,联合出兵。 如今其他本就无关大小部落,被裹挟出兵,虽然士气不咋地,但规模上看却是让人心头震撼。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扎萨克汗诺尔布,两人并肩而站,眺望着远处如同乌云一般的满清兵马,又回首看着己方大军,一时间雄心万丈。 “当年成吉思汗征服天下,其麾下的兵马也不过如此吧?” 察珲多尔济忍不住感慨道。 一旁的诺尔布则忍不住白眼:“时过境迁,当时成吉思汗手下有木华黎,哲别,速不台等名将,咱们什么也没有。” “即使什么也没有,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察珲多尔济神情自若,看上去颇为得意。 诺尔布则心生悔意:“听说卫拉特蒙古被明人拿下了,我应该去漠西投靠,到时候肯定能分几块牧场……” “不过幸好的我部落距离伦很远,到时候直接逃回去,带着部落遁走——” 随即,他瞥了一眼察珲多尔济,心中则羡慕道:“这下子把部民都迁移到靠南的位置,即使兵败了,也能逃到绥远。” “谁让他手里握着一张哲布尊丹巴呢?” “大明皇帝不看僧面看佛面,日子也不会太差。” 而缓缓逼迫的中清军,见到齐整以待的蒙军,顿时喜出外望。 此战,济尔哈朗担任主帅,泥堪、勒克德浑、图赖、鳌拜、满达海、博洛等大将听从,洪承畴为军师辅佐。 显然,清军已经是精锐尽出,不顾及后果了。 济尔哈朗年岁日长,胡须斑白,几乎快骑不动马,舞不动刀了,但多年的威望下来,所有的骄兵悍将都俯首帖耳,这是洪承畴做不到的。 即使他多次立功,但汉人的身份却拘束了他。 “蒙军衣衫不整,铠甲不至一成,火器寥寥无几,此战我军必胜。” 济尔哈朗骑在马背上,略显佝偻的身躯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见到蒙古人真的不逃,反而直接作战,这让他喜出外望,浑身立马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他的一声鼓动,麾下众将纷纷点头,双目放光。 洪承畴则瞥着众人,心中颇有几分别扭。 无它,他明白这群人想的是什么。 犹如当年瓜分布里亚特蒙古那样,直接瓜分扎萨克汗部、土谢图汗部,如此一来,整个漠北草原将会成为八旗贵胄们的乐园。 大大小小的封建主犹如珍珠撒玉盘,怎么也数不过来。 此战虽然是为了大清而战,但实质上却是为了自己而战。 “胜也罢,败也罢,这都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长叹一口气,洪承畴沉默了。 八旗贵胄组成的战车谁也阻止不了。 此番作战,满清派遣八万骑兵,其中三万满八旗,一万汉八旗,余者都是蒙八旗。 鲜艳的旗帜在草原上极其显眼,八旗各色铠甲在蒙古人羡慕地直流口水。 远处大量涌动的人潮、旗帜,陆续弥漫过来,一些人停在了原地,前边一些人继续往前,两翼骑兵也在运动。 清军按部就班地开始准备作战。 以十万计的人山人海,仿佛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正缓慢地活动发出巨大的噪音! 方圆百里之内的草原,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