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在各个村里发生着,却并非都一帆风顺。有些村民把货物拿回去后,家里人坚决不同意,觉得赊账什么太不靠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民兵见状也没多做挽留,直接带着货物回去了。
毕竟对于这种不相信他们的人家,说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想干这活儿的人多的是,不差这一家。
郑大树刚开始那一两天也不太顺利,他脸皮薄,不太敢吆喝。在村里卖东西时,也不敢说太多,总是等着村民自己上门。
你说你要是卖东西卖的久了,村民都知道你了,你可以等着他们上门,但是你这才开始,很多村民都不知道,你就需要去村里多吆喝,才有人上门。
后来还是老爷子教导他别在意面子,这才开始在村子里大声吆喝起来。
这一吆喝还真有效,吸引了不少人。郑大树这儿的东西物美价廉,质量上乘,价格还便宜。
他为了好卖,只加价两成,卖给村民的价格只是正常价格的七成。
就这么着,郑大树的货物在短短几天内基本都卖空了,还剩下一点儿。
他盘算着,过两天就去杂货铺进货。当初那五两银子的货物,如今看看剩下的货,再数数手里的六两银子,短短几天,除去五两银子的本钱,他就赚了一两银子,还有些没卖完的货物。
听到郑大树的汇报,家里人听完后,眼睛都放光了,尤其是两个嫂子,心里顿时有种让自己丈夫抢了郑大树这份工作的冲动。
没办法,这钱赚得实在太多了。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辛苦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赚一两银子,可郑大树短短几天就赚了一两,还剩下价值一两银子的货物。
要不是老爷子在,两个嫂子肯定就要说些什么了。
不过她们打算回去给自己男人吹吹风,就算抢不到这工作,也得让老三郑大树多给家里点钱。
只是她们不知道,一旦确定了人员,是不可以随便更换的,不然容易被其他有权势的人抢走,那样对李不利。
就目前的情况,基本上选的都是家里人口多、日子困难些的村民,这样他们才会依赖杂货铺,从而支持李。
不过最近村里不止郑大树一个人在贩卖,前两天又有一户也做起了这个买卖。
两人还专门见了面商量价格,免得彼此恶意竞争。还好两人平时虽说不太熟悉,但也没什么矛盾,所以谈得还算愉快。
好在两人的位置不错,一个靠近村外,一个在村里,正好能辐射整个村子,不至于挤在一块儿抢生意。
只是以后两人一起卖东西,估计赚的没有之前一个人卖的时候多了。
估计一个月下来,一个村里最多也就四五两的利润,两人分倒也够了。
毕竟村子就这么大,消费能力有限,想要村民多消费,就得让他们多赚钱。
而李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在村里还安排了几个人收购山货、物资、药材等等。
这样村民能赚钱,也就有钱消费,杂货铺就能卖出更多的货。
这就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李怎么算都不会亏。
不然村民没钱了,他的杂货铺也就开不下去了。
这边收到的山货、物资、药材,能在杂货铺留下的就留着,留不下的都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