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

小说:崇祯大明 作者:我爱肥猪猪

殿内众人听到皇帝的话语之后,看向张国维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死人一样。

朱由检刚才的话明摆着是给温体仁站台,直接无视张国维的存在,就差没当场把他痛骂一顿了。

你说你就事论事也就罢了,干嘛非得把出名的睚眦必报的首辅给带上?问题是论起扣帽子、打棍子的本事,你连人家的一成都没得啊。

这下好了,得罪了首辅又得罪了皇帝,这天下谁还能救的了你?

朱由检并未理会失魂落魄的张国维,他扫视殿内众臣一圈后接着道:“太子出宫之事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再有他议!朕闲来静思时发觉一个重要症结:不论是宫中太子诸王,还是朝堂诸臣之子侄,若非才智出众之辈,平时并不与外界多加交通,成人之后必易为他人所欺!盖因其阅历太过简单,日常所接触之人与事寥寥,对人心之险恶、世事之多变缺乏有效之认知,故而易为居心叵测者所蛊惑,此便为朕让太子出宫之主因!”

说到这里,朱由检再次停顿一下,发觉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相信诸卿也期盼自家后代能够人才辈出,让家族中人始终于优渥体面中度日。可诸卿可曾想过,两百年来,大明除却勋贵之外,还有几个名臣之后崭露头角过?其家族于现今何处找寻?究竟是何原因至此状况?”

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可谓是名臣辈出。

从国初的三杨、胡广、解缙,到接下来成化年间的李贤、彭时,刘健,再到正德年间的李东阳、杨廷和,嘉靖年间的杨一清、夏言、徐阶,隆万时的高拱、张居正等等,这些牛人每一个在当时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对整个大明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可现在呢?

李东阳的后人何在?

张居正的子孙安否?

都已泯然众人矣。

他们在位上时跟着享尽荣华富贵的家族也大都烟消云散。

“诸卿,历经两百余年的大明应当变革了。几乎倾覆大明江山之流贼看似因天灾而起,朕以为,其中人祸更剧!自朕一下,天下所有官绅都应反躬自省!若朕更能体察民意,官员俱能亲身以践,以切实之策有效应对天灾,减少饥民之数量,使灾民看到生存之希望,那流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是官军能剿贼得力,此等一小撮贼人岂能成势?!”

殿内除了朱由检慷慨激昂的声音外,众臣们都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当中。

“至此千百年来风云际会之际,大明必须要变,此变革当从宫中,从朝堂而起!太子出宫就学便是第一步!只有让未来之帝王能切身感受民间疾苦,懂得百姓之需,定策时方能有的放矢,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上安民抚民!若其长在深宫,对外界一无所知,单凭奏本题本治国,此般模样,焉能治理好土地如此广袤、人口以亿计数之国家?”

说到这里,朱由检猛然起身,俯视着殿内诸人,继续加大声调说道:“朕决意,太子满十二岁出宫就学读是为永例!四年期满之后,太子要隐匿身份游历全国,也是以四年为期,四年之内不得回宫!宗人府会遣人全程陪护,以防其懈怠偷懒!不仅是太子,宫内所有诸王尽皆要行此措!有违者即刻除籍!凡朝廷三品以上高官者,可自家中挑选年龄相仿之子侄伴读,前后八年中,施行优选劣汰之策,此间行为拙劣者将永无出仕恩荫之资格!八年后品行能力可堪造就者均可出仕入职!”

朱由检制订的太子培养计划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举,此举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的培养策略。

前后长达八年的久处民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帝王将再不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泥胎木塑。

游历游学,亲身体验接触民间的各种繁杂事物、各色人等,这会为将来皇帝登基执政后不脱离实际、不苛待百姓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朱由检并没有表明和许诺什么,但殿内这帮人精马上便领会到了其中的精髓。

皇帝这是为重臣们开了后门,只要自家子侄能成为太子的伴读,这四年间与太子朝夕相处,只要不是太过不堪之辈,将来的仕途将会是一片坦途,后代子孙的富贵荣华也会绵延不绝。

至于游历全国四年,也是让这些小辈们先苦后甜的一种锻炼,对于这些重臣来说这根本不算事,家风严谨的他们并没有宠溺自己孩子的习惯。

经过这八年的打磨和阅历,对自家孩儿也是一种成就和磨练,或许多少年后会造就一大批名留青史的能臣。

而且这种策略对维持家族的长盛不衰有益无害,只要立下家训,子孙后代须当遵守下去,那只要大明不倒,自家的富贵荣华也会长久保持下去。

“圣上之言语发人深省,所举之事例更是令人深思,大明确实已至须变革之时!今有明君在位,正欲励志图强,吾等岂能不全力辅之佐之?老臣愿追随圣上,开创大明万世之基!”

温体仁当仁不让的率先站起躬身行礼后慷慨表态道。

他早就想好了,自家的长子长孙温方年已十四岁,比太子朱慈烺大两岁,作为太子的伴读也能说得过去,现在就要把自己多年的官场经验传授给他,让他学会如何揣摩上意后投其所好。

虽然温方五岁开蒙,家中的西席先生也换了几茬,可在这学问上一直长进太慢,想要通过正经科举入仕怕是很难,那干脆就走另一条路吧,等其他孙辈长大后,说不定就能出个举业上的人才。

关键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温家不能从高层中退出,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家族的存续和发展。

温方既然做不成能臣,那就做幸臣好了,全力抱住太子这根大腿。

太子才十二岁,而今上也才不到三旬,自己还能在首辅位子上干个三五年,能致仕后,温侃应该能干出点政绩来了。

只要自己活着,皇帝就会念着旧情,温侃的仕途就会有保障,等皇帝老了,温方已经陪着太子长大了。

太子出国子监游历时,一定要让温方随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意义远胜伴读,到时候自己一定要帮长孙争取到这个机会。

这一系列的举措算下来,温家的富贵在几十年内绝无问题,这几十年还能出不来一个人才吗?

“圣上高瞻远瞩,果非吾等所及!臣赞成太子出宫就学游历之举,臣家中嫡孙已年满十一岁,与太子年龄相仿,且自有聪颖好学,臣愿让其入监伴读,与太子砥砺并行!”

看到被温体仁抢了头筹,心有不甘地次辅王应熊毫不犹豫的倒向了朱由检这边,浑然忘了刚才还在断然反对皇帝所谓的荒唐举动。

虽然他知道自己行将被致仕,但家中两个儿子都不成器,甚至还不如温体仁家,至少老温还有个能勉强拿得出手的次子。

这回他要是致仕回了老家,虽然多年来积攒的银钱、购置的田地足可供数代安享,但要是家里边无人出仕,那真就像皇帝所说的那样,不用多少年,王家也会逐渐衰败下去。

这回既然是皇帝抛出了一个大礼包,那这时候不拼力去抢还等啥?

“老臣实在是愚钝不堪,直至圣上言明此间关窍,老臣方知圣上之一片苦心!老臣收回适才所言,圣上确为不世出之明君,每有策略,必定是挟高屋建瓴之态,行有的放矢之举!臣家中长孙亦是年岁适合,臣愿其为太子之伴读!”

另一名阁臣张至发抱着与王应熊同样的心思,果断地转换了阵营。

“呵呵,卿等切勿心急,朕既定此策,自会体谅诸卿家之境况,并无先来后到之说,诸卿家适龄之血脉子侄均在伴读之列,每家限定一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www.10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